[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式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75384.6 | 申请日: | 202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62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波;陈智豪;陈兆立;宋景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4 | 分类号: | C02F1/14;C02F1/12;C02F1/16;C02F10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泽艳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脱硫 废水 排放 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式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包括集热器、加热器、第一阀门、第二阀门、油泵、喷雾干燥器、气泵、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喷嘴、引风机、脱硫废水储水罐、脱水系统、烟气脱硫系统、空气预热器、烟道、烟囱和除尘器,集热器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了系统的能耗,节约能源,减少成本,且不污染环境,脱硫废水经水泵送入喷嘴,同时气泵送入压缩空气,与脱硫废水混合,经喷嘴雾化为液滴后喷入喷雾干燥器内,经过雾化的液滴与过热蒸汽进行换热,变为水蒸汽,避免了由于烟气中存在未蒸发完全的液滴,从而造成烟道壁面或除尘器粘污、结垢、腐蚀、堵塞现象的发生。解决了现有的脱硫废水处理方法存在的成本高、能耗高和烟道腐蚀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脱硫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式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燃烧煤炭等化石燃料过程中会释放出细颗粒物以及对环境有严重影响的气态污染物,二氧化硫是其中一种。二氧化硫的超标排放会引发酸雨,因而,二氧化硫的排放饱受关注。
当前,火力发电厂通过传统的化学沉淀法来处理脱硫废水,但是处理成本较高,且处理后的废水不能实现循环利用的问题。还有的处理方法是蒸发结晶技术和烟道蒸发技术,蒸发结晶技术建设成本高,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较高的能耗,对废水处理的要求高,不易处理硬度高的高结垢倾向的污水,同时对含有挥发性物质和腐蚀性物质的污水有苛刻的进水要求,而烟道蒸发技术则存在蒸发不彻底和烟道腐蚀等问题。因此,研发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为脱硫废水提供新途径,降低成本、降低能耗、减轻烟道腐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式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用于解决现有的脱硫废水处理方法存在的成本高、能耗高和烟道腐蚀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式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包括集热器、加热器、第一阀门、第二阀门、油泵、喷雾干燥器、气泵、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喷嘴、引风机、脱硫废水储水罐、脱水系统、烟气脱硫系统、空气预热器、烟道、烟囱和除尘器;
集热器中设置有导热油,集热器的输出端与加热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加热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油泵,油泵连接集热器;
加热器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二阀门连接喷雾干燥器的第一输入端,喷雾干燥器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一阀门连接第二水泵的输入端,第二水泵的输出端连接加热器的第二输入端;
喷雾干燥器的第二输出端通过引风机连接烟道;
空气预热器的输入端连接锅炉烟气出气口,输出端通过烟道连接除尘器,除尘器的出口连接烟气脱硫系统,烟气脱硫系统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烟囱,第二输出端连接脱水系统的输入端;
脱水系统的输出端连接脱硫废水储水罐的输入端,脱硫废水储水罐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水泵的输入端,第一水泵的输出端与气泵的输出端一同连接喷嘴,喷嘴从喷雾干燥器的第二输入端伸入喷雾干燥器内部顶部。
可选地,还包括热油箱和冷油箱;
热油箱的输入端连接集热器的输出端,热油箱的输出端连接加热器的第一输入端;
冷油箱的输入端连接加热器的第一输出端,冷油箱的输出端连接油泵的输入端。
可选地,还包括汽轮机中压缸、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
汽轮机中压缸的输入端连接锅炉的抽汽口,汽轮机中压缸的输出端连接第三阀门,第三阀门连接喷雾干燥器的第一输入端;
第四阀门一端连接喷雾干燥器的第一输出端,另一端连接回热器。
可选地,还包括定日镜;
定日镜用于将太阳光线反射到集热器上。
可选地,加热器的加热温度为200~300℃。
可选地,导热油为二甲基硅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753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冷却系统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 下一篇:区块链上的跨域访问方法及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