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型材用ASA膜延展冷弯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74905.6 | 申请日: | 202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95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洛瑞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51/00 | 分类号: | C08L51/00;C08L51/06;C08L25/12;C08L83/04;C08J5/18;C09J7/24;C09J7/35;C09J7/40;C09J1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奇眸智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61 | 代理人: | 陈彩云 |
地址: | 2154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型材用 asa 延展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建筑型材用ASA膜延展冷弯工艺,涉及ASA膜生产技术领域。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向反应釜中加入去离子水200‑300重量份,ASA树脂30‑50重量份,SAN树脂20‑35重量份,颜料5‑9份,乳化剂2‑5重量份,增溶剂0.1‑1重量份,引发剂0.1‑1重量份,阻燃增塑剂1‑3重量份,抗氧化剂1‑2重量份,光稳定剂1‑3重量份,润滑剂1‑3重量份,从模具中挤出后经过流延辊流延,再经过导辊展平冷却,切边,在丁基自粘热敏胶表面贴一层防粘保护膜。本发明所得建筑型材用ASA膜适用于各类建筑型材,尤其是在彩钢板上,具有优良的耐候性,较高的反红外功能及隔热效果,吸塑性好,可以更好的保证延展性,保证产品的耐冲击性、拉伸性能,制备双层高耐候膜,提高了耐划伤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ASA膜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建筑型材用ASA膜延展冷弯工艺。
背景技术
ASA薄膜是用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丙乙烯以及其他树脂制成的薄膜,用于包装,以及用作覆膜层,塑料包装及塑料包装产品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特别是复合塑料软包装及建材表面包覆已经广泛应用。ASA树脂主要以掺混技术工艺生产,主要原料是ASA粉和AS树脂以及色料、抗氧剂、内外润滑剂等,主要设备为双螺杆挤出机,其他配套设备还包括高速配料机、自动称量喂料器、冷却造粒机、自动包装机、品质检验设备(熔酯仪,万能实验机等),当生产达到一定规模还需要成品料仓。
彩钢瓦主要适用于各类建筑的屋面和外墙装饰,为了提高其性能,需要在其表面涂抹ASA薄膜,但是现有的ASA薄膜主要存在高温后材质容易变脆,折弯后易断,易发白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建筑型材用ASA膜延展冷弯工艺,解决了现有ASA薄膜生产工艺存在高温后材质容易变脆,折弯后易断,易发白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建筑型材用ASA膜延展冷弯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向反应釜中加入去离子水200-300重量份,ASA树脂30-50重量份,SAN树脂20-35重量份,颜料5-9份,乳化剂2-5重量份,增溶剂0.1-1重量份,引发剂0.1-1重量份,阻燃增塑剂1-3重量份,抗氧化剂1-2重量份,光稳定剂1-3重量份,润滑剂1-3重量份,搅拌并升温至115-130℃,反应1.5-2.5小时,保温2-3小时,将所得溶液经过滤、盐析、水洗和干燥后得到混合树脂;
步骤二、将混合树脂用双螺杆挤出机造粒,再用拉膜机制膜,从模具中挤出后经过流延辊流延,再经过导辊展平冷却,切边,再通过牵引和收卷机折弯收卷,得到整卷的ASA膜;
步骤三、通过涂胶设备在ASA膜的背面涂适量厚度的丁基自粘热敏胶,同时在丁基自粘热敏胶表面贴一层防粘保护膜,然后切边,经过收卷机收卷,得到建筑型材用ASA膜。
优选的,步骤二中,所述将混合树脂用双螺杆挤出机造粒过程中,从加料口至出料口的温度分别为110-140℃、170-200℃、230-260℃、290-330℃、245-260℃,螺杆转速80-100rpm。
优选的,步骤一中,干燥方法为加热干燥10-20min,快速冷却10-20min,并且加热干燥和快速冷却交替进行3-5次。
优选的,步骤一中,搅拌速度为350-400r/min,升温速度为30-50℃/h。
优选的,所述混合树脂的平均粒径为60-90nm,整卷的ASA膜的厚度为0.1-0.4mm。
优选的,丁基自粘热敏胶涂布时,上胶量为0.6-1.1丝。
优选的,建筑型材用ASA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去离子水300重量份,ASA树脂50重量份,SAN树脂35重量份,乳化剂5重量份,增溶剂1重量份,引发剂1重量份,阻燃增塑剂2.5重量份,抗氧化剂2重量份,光稳定剂3重量份,润滑剂3重量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洛瑞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洛瑞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749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