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容器技术的输电线路边缘物联代理监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74549.8 | 申请日: | 202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5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李秀丽;田敏;童永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翰林正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5B19/042;G08B1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徐莉娟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容器 技术 输电 线路 边缘 代理 监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容器技术的输电线路边缘物联代理监测装置,包括数据采集端、边缘物联代理设备和后端监控主站,并将各个模块和设备打包运行在一个可移植的容器内,各设备或模块可独立运行,互不影响,有序稳定的运行,从而具有轻量化、响应速度快、资源利用率高、部署速度快、移植性好等优点,同时解决了开发难度大、兼容性差、可移植性差等问题,其中,在边缘物联代理设备中融入边缘计算模块和AI识别模块,前数据采集端采集到的海量数据就地化进行汇聚、存储、分析、处理,避免与后端监控主站进行频繁的数据交互,节省了通信资源,缓解了后端对数据的处理压力,真正实现业务数据和报警信息的实时推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在线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容器技术的输电线路边缘物联代理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居民用电量逐渐增加,承载着输送任务的高压电气设备也在迅速增加。另外,近年来,因冰灾、雪灾导致输电线路发生重大事故的案例也时有发生。各种安全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无法挽回。
目前,为保障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需要大量巡视工人用肉眼去观察线路状态信息,运维工作效率低下,由此,微型化、低功耗的输电线路边缘物联代理监测装置应运而生,而现有的边缘物联代理监测装置存在开发难度大、兼容性差、可移植性差等问题,因此需要一种基于容器技术的输电线路边缘物联代理监测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轻量化、响应速度快、资源利用率高和部署速度快的基于容器技术的输电线路边缘物联代理监测装置,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容器技术的输电线路边缘物联代理监测装置,该装置打包运行在一个可移植的容器内,且该容器部署到边缘物联代理监测装置所使用的操作系统内,其中,边缘物联代理监测装置包括:
数据采集端,由摄像头和多个传感器组成,采集输电线路的状态参数;
边缘物联代理设备,接收并处理采集的数据,包括边缘计算模块,汇聚采集的数据,并剔除无用数据;AI识别模块,根据摄像头拍摄的图像识别处隐患目标;以及数据通信模块,用于将各种数据上送至后端监控主站。
优选的,传感器包括RS485有线通信的覆冰监测传感器、微气象传感器、2.4G无线通信的线夹测温传感器、2.4G无线温湿度传感器、2.4G无线杆塔倾斜传感器、2.4G导线状态综合球、2.4G智能间隔棒、433M无线通信的导线舞动传感器、433M无线通信的导地线微风振动传感器、433M无线通信的导线弧垂传感器和433M无线通信的导线风偏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数据采集端有线通信或无线通信的方式获取杆塔与导线的状态参数。
优选的,所述数据采集端设于多个外接口,用于新增端设备的接入。
优选的,所述数据采集端支持无线mesh自组网。
优选的,所述边缘物联代理设备中设有预警模块,并基于AI识别模块的识别结果进行预警。
优选的,AI识别模块根据摄像机采集到的图像、视频数据与在线杆塔监测数据实时交互联动,当发现输电线路上的在线监测数据呈现出故障和缺陷时,即识别到隐患目标,向监控主站推送报警信息,反馈至预警模块进行预警。
优选的,所述边缘物联代理监测装置的网络层支持的协议包括MQTT协议、I1规约和私有定制协议。
优选的,所述边缘物联代理监测装置内还内置有软加密模块和硬加密模块,所述软加密模块由软件完成对业务数据和报警信息的数据加密以及身份认证,所述硬加密模块由加密芯片和CA证书完成数据加密和身份确认。
优选的,所述数据通信模块通过包括无线专网、北斗通信和光纤通信在内的方式,将识别的数据与报警信息实时推送至后端监控主站,并接收后端监控主站的响应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翰林正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翰林正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745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