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用电数据的发展成效监测评估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70970.1 | 申请日: | 202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20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菅泳仿;苗中泉;薛美美;代红才;赵留军;毛吉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06 | 分类号: | G06Q50/06;G06Q10/06;G06K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用电 数据 发展 成效 监测 评估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用电数据的发展成效监测评估方法和系统,包括:获取待评估区域及上一级区域的各时点的常驻人口数、居民生活用电量和全社会用电量;基于常驻人口数、居民生活用电量和全社会用电量,计算待评估区域及上一级区域的人均居民生活用电平均复合增速、人均全社会用电平均复合增速以及待评估区域的人均居民生活用电相对增速和人均全社会用电相对增速;基于人均居民生活用电平均复合增速、人均全社会用电平均复合增速、人均居民生活用电相对增速和人均全社会用电相对增速对待评估区域的发展成效进行分类分级评估;本发明能够对待评估区域的发展成效进行多时间尺度和多区域尺度的连续监测与评估,同时可实现发展成效的精准分类分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用电数据的发展成效监测评估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为进一步巩固发展攻坚成果,需要加强对得到发展的地区和得到发展的人口的跟踪监测,防范返贫风险。
目前对发展攻坚成效的评估主要采取的是第三方评估调查组开展入户调查。评估可分为四个步骤:
(1)调查员的选拔和培训
调查员初步选拔之后,所有调查员要先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还要进行考试,只有成绩90分以上才能成为一名调查员。
(2)调查对象选取
采取随机分层抽样方法,在满足95%置信区间和3%抽样误差的统计要求下,评估调查总抽样规模2万户左右。在分层分类抽样方面,按地区层级进行分层随机抽样。每个层级抽取多个下级层级,兼顾深度贫困、贫困、摘帽(退出)和非贫困等不同类型。
(3)入户调查
第三方评估通常是两人一组,入户进行调研评估。入户之后,一个调查员负责问卷调查,了解贫困户各种政策的享受情况,比如家庭成员身患疾病的,是否得到了医疗保障,花了多少,报销了多少等。另一位负责录像、照相,观察家里的情况,比如房屋是否是危房,适龄儿童是否就学了等。调查完成后,调查员当天进行数据和信息整理,形成初步意见,并报调查小组组长讨论。当晚由上级调查组组长召集各小组长开会讨论,汇总信息。随后,当前层级调查组组长向更上级调查组组长审查、讨论、汇总。
(4)成效评估
第三方评估时,主要指标是综合贫困发生率,参考指标是得到发展的人口错退率、贫困人口漏贫率和群众认可度等三个指标。综合贫困发生率指建档立卡未得到发展的人口、错退人口、漏评人口三项之和,占被评估区域的农业户籍人口的比重,原则上应低于2%。得到发展的人口错退率指抽样错退人口数占抽样得到发展的人口数的比重,该指标主要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已经发展的农户,看其是否真正实现发展,原则上应低于2%。贫困人口漏贫率指调查核实的漏评人口数占抽查村未建档立卡农业户籍人口的比重,该指标主要针对非建档立卡户,看是否存在实际很贫困却没被列入到建档立卡贫困户名单中,原则上应低于2%。群众认可度是指认可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比重,原则上应达到90%。一旦以上这几个核心指标不合格,将直接影响到“摘帽”或该县发展成效的考核结果。
现有的评估方法主要通过入户调查,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评估过程对发展县和贫困户的日常生活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同时,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无法做到对贫困区域发展成效评估的全覆盖;与此同时,现有评估方法只能在指定时间进行调查和评估,难以及时得知发展成效。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用电数据的发展成效监测评估方法,包括:
获取待评估区域及上一级区域的在评估时段中各时点的常驻人口数、居民生活用电量和全社会用电量;
基于所述常驻人口数、居民生活用电量和全社会用电量,计算待评估区域及上一级区域的人均居民生活用电平均复合增速、人均全社会用电平均复合增速以及待评估区域的人均居民生活用电相对增速和人均全社会用电相对增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709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