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屠宰浸烫加热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70356.5 | 申请日: | 202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4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姚远平;温华泉;曾全;胡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农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4/02 | 分类号: | F24H4/02;F24H9/1818;A22B5/0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郝传鑫 |
地址: | 511500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银盏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屠宰 加热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屠宰浸烫加热系统,包括一号浸烫池、二号浸烫池、第一离心泵、补水模块和二号水位控制器,一号浸烫池的一侧固定设有二号浸烫池,二号保温水箱的一侧固定设有空气能热泵,一号保温水箱的一侧固定设有换热模块,换热模块由冷库机组、板式换热器和热回收管道组成;本发明冷库制冷所产生热量,通过精密高导热材料板式换热器进行水热交换,通过水循环系统将储水罐中的冷水迅速在换热器上不断循环达到散热效果并将热水加热至50℃作为第一级热水利用,通过全自动智能系统将热水输送至第二级热水处理系统和大容量保温储水罐,于第二级大容量保温储水罐采用高能效空气能热泵进行第二步加热至60℃,达到节能环保,降低能耗,精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热系统,特别涉及屠宰浸烫加热系统,属于屠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浸烫系统一般以自来水作为辅助散热,风机直接散热,采用电锅炉作为主要加热设备或采用蒸气间接加热、气流和机械双重搅拌、浸烫池水流水温自动控制,但是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点:
1)利用自来水作为辅助散热易造成水资源浪费,利用风机将热量直接散于空气中,造成电力和热能浪费;
2)采用电锅炉作为主要加热设备,需提前开锅炉产生蒸气,通过管道输送蒸气至浸烫池进行加热,对管道安装要求严格,而管道输送自然有损耗,提前加热也是损耗,同时电热锅炉对水质要求严格,需要过滤,对水质软化,这些都是巨大耗费,电热锅炉为大功率,在工作时加热频繁造成一些器件烧坏,后期维护成本其高无比;
3)浸烫池直接加自来水,增加加热时间,耗费电力,以浮球检测水位控制准确度低,易损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屠宰浸烫加热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屠宰浸烫加热系统,包括一号浸烫池、二号浸烫池、第一离心泵、第二离心泵、空气热能泵、二号保温水箱、一号保温水箱、立式管道泵、换热模块、板式换热器、补水模块和二号水位控制器,所述一号浸烫池的一侧固定设有二号浸烫池,且所述一号浸烫池的输出端和二号浸烫池的输出端均通过第一离心泵与二号保温水箱底部的寸内牙相通,所述二号保温水箱的一侧固定设有空气能热泵,且所述空气能热泵的输出端与二号保温水箱之间固定设有第二离心泵,所述二号保温水箱的一侧固定设有一号保温水箱,所述一号保温水箱的一侧固定设有换热模块,所述换热模块由冷库机组、板式换热器和热回收管道组成,且所述冷库机组的热量排出端口通过热回收管道与板式换热器的输入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号浸烫池内部和二号浸烫池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电磁加热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板式换热器的输出端通过立式管道泵与一号保温水箱相通,所述冷库机组的输出端通过温控器与第一保温水箱内壁面开设的分内牙接口相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热系统还包括补水模块,且所述补水模块由市政接水端、水表和常闭电磁阀构成,且所述常闭电磁阀通过水表与市政接水端连接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常闭电磁阀的接口处通过二号水位控制器和压力变送器与一号保温水箱相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离心泵与二号保温水箱之间还设置有温度计,所述第二离心泵和二号保温水箱之间固定安装有温控探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屠宰浸烫加热系统,冷库制冷所产生热量,通过精密高导热材料板式换热器进行水热交换,通过水循环系统将储水罐中的冷水迅速在换热器上不断循环达到散热效果并将热水加热至50℃作为第一级热水利用,通过全自动智能系统将热水输送至第二级热水处理系统和大容量保温储水罐,于第二级大容量保温储水罐采用高能效空气能热泵进行第二步加热至60℃,达到节能环保,降低能耗,精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农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清农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703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