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耐腐组合式接线端子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69878.3 | 申请日: | 202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43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飞;江小静;雷丽婷;吕兴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丹士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H01R11/09;H01R11/01;H01R4/30 |
代理公司: | 南通云创慧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85 | 代理人: | 邵永永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强 组合式 接线 端子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式接线端子,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强耐腐组合式接线端子。其包括用于连接导线的连接架和设置在连接架上侧用于遮挡连接架上侧的封盖,连接架包括连接座和设置在连接座上用于传递电能的连接装置,连接座包括呈L形的前连接板。本发明通过封盖将连接架的上侧遮挡住,使用于接线的连接装置被密封在连接座和封盖之间,当装置安装在潮湿或灰尘大的位置时,连接座和封盖对外界的环境进行阻挡,保证接线端子和导线的正常连接,通过设置的调节装置控制底部连接板和上部连接板的贴合,当需要两个金属板连接时,旋转旋转轴,使底部连接板和上部连接板的一侧彼此贴合,减少装置上导线连接的数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式接线端子,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强耐腐组合式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线端子就是用于实现电气连接的一种配件产品,工业上划分为连接器的范畴,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和工业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精确,接线端子的用量逐渐上涨,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接线端子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多,而且种类也越来越多。
目前在接线端子连接导线时,连接导线的端子暴露在外面,当接线端子安装在潮湿或者灰尘密度大的空间中时,暴露在外的端子很容易因为外界的情况而出现短路的情况,使接线端子无法使用,同时目前的接线端在在连接导线时,当遇到导线需要并联在一起时,需要单独使用导线进行并联,使接线端子附近的导线连接过于复杂,给后期维修人员增加维修的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耐腐组合式接线端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高强耐腐组合式接线端子,包括用于连接导线的连接架和设置在连接架上侧用于遮挡连接架上侧的封盖,连接架包括连接座和设置在连接座上用于传递电能的连接装置,所述连接座包括呈L形的前连接板,所述前连接板的一侧固定有呈L形的后连接板,所述后连接板的一侧靠近中部的位置固定有承接板,所述后连接板的上侧设置有固定在前连接板侧壁上的分隔板,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两个用于和导线连接的金属板,且所述金属板的因此而设置有外连板,所述金属板滑动设置在分隔板的上侧,所述外连板的一端贯穿后连接板并设置在承接板的上侧,一个所述金属板的底部设置有底部连接板,另一个所述金属板底部设置有上部连接板,所述上部连接板和底部连接板之间通过调节装置连接,所述封盖包括遮挡连接座顶部的上板,所述上板的两侧固定有将连接座两侧遮挡的侧挡板。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部连接板、上部连接板均设置在分隔板和后连接板之间的空腔中,且所述底部连接板和上部连接板的一端上下交错设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转动设置在前连接板中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一端固定有呈方形的旋转块,所述旋转块的一侧中心对称开设有呈弧形的弧槽,所述底部连接板和上部连接板的一侧固定有销杆,所述销杆的一端滑动设置在弧槽中。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轴上套设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前连接板上,另一端固定在旋转块上。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侧挡板之间的一端固定有前压板,所述前压板的底部和前连接板上侧面接触,且所述前压板靠近中部的位置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设置有用于将前连接板和前压板连接在一起的螺钉,所述侧挡板的另一端固定有遮挡承接板的后挡板。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连接板上左右对称开设有线放槽,所述线放槽的一端贯穿前连接板和分隔板接触,所述线放槽的内部设置有导线。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连接板靠近前连接板的一侧左右对称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螺纹连接有螺纹钉,所述螺纹钉的底部和金属板的上侧接触。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连接板和前连接板之间的侧壁上左右对称固定有中隔板,所述调节装置设置在中隔板的内部,两个所述中隔板之间设置有卡位装置,所述卡位装置包括呈几字型的卡板,所述旋转块的一端插接在卡板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丹士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丹士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698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