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康复设备的大批量数据交换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69214.7 | 申请日: | 202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575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谢青;牛传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主分类号: | H04L47/12 | 分类号: | H04L47/12;H04L47/50;H04L49/9057;H04L47/24;H04L41/06;G16H40/60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郑立 |
地址: | 20002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康复 设备 大批量 数据 交换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大批量数据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数据分流、瞬时大量数据缓冲、数据包归类、数据队列纠序、数据超载检测、数据过载检测以及数据过载维稳;
在所述数据分流步骤中,由客户端针对康复设备状态、用户输入指令及系统状态,将数据分为3类并赋予对应的数据包类型标志,通过所述数据包类型标志区分不同的数据类型,使用唯一的公共通信通道与远端进行交互;
在所述瞬时大量数据缓冲步骤中,由所述客户端设置一个生产者消费者模型队列,在收到远端数据包时增加生产者,再通过算法调配消费者进行消费,以实现对瞬时大吞吐量数据的缓冲;
在所述数据包归类步骤中,在所述客户端设置分流器,基于所述远端数据包中的所述数据包类型标志进行分流,以将不同数据存储在不同队列中;
在所述数据队列纠序步骤中,在所述客户端设置环形队列,以保存所述远端数据包;所述客户端收到所述远端数据包后,根据当前数据包中的“数据包当前帧”标志排序后插入所述环形队列中;
在所述数据超载检测步骤中,每次数据入队列时进行检测,如果队列当前数据量大于队列长度的80%且小于队列长度的95%,判定为数据超载状态;
在所述数据过载检测步骤中,每次数据入队列时进行检测,如果队列当前数据量大于或等于队列总长度的95%,判定为数据过载状态;
在所述数据过载维稳步骤中,当检测到存在所述数据过载状态时,停止入队列操作,等待队列中的数据量降至队列数据总量的30%以下,再恢复入队列操作;
其中,
所述环形队列设置在所述客户端的接口模块的软件中,搭配异步变频调度模块使用,可防止瞬时大批量数据写入造成康复设备过载的情况;
所述数据包当前帧为记录当前时间节点数据对应的当前帧,所述数据包当前帧的作用是为远端进行数据纠序提供基准;
所述当前帧是对于近端的康复装备来说,力学控制算法当前处在双机互联成功后的第几帧,其作用是通过改变自身的值来实现软件进程的正常推进、后退和快进。
2.一种用于康复设备的大批量数据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康复装备接口模块、数据生产模块、异步变频调度模块、数据整流模块以及用户反馈模块;
所述康复装备接口模块被配置为具有环形队列,与所述异步变频调度模块配合工作,以防止瞬时大批量数据写入造成所述康复设备过载的情况;
所述异步变频调度模块使用异步调度技术,担任数据枢纽中心,对接所述康复装备接口模块、所述数据生产模块、所述用户反馈模块以及所述数据整流模块;
所述数据整流模块包括数据分流子模块、瞬时大量数据缓冲子模块、数据包归类子模块、数据队列纠序子模块、数据超载检测子模块、数据过载检测子模块以及数据过载维稳子模块;
其中,所述数据分流子模块被配置为执行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批量数据交换方法的所述数据分流步骤;
所述瞬时大量数据缓冲子模块被配置为执行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批量数据交换方法的所述瞬时大量数据缓冲步骤;
所述数据包归类子模块被配置为执行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批量数据交换方法的所述数据包归类步骤;
所述数据队列纠序子模块被配置为执行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批量数据交换方法的所述数据队列纠序步骤;
所述数据超载检测子模块被配置为执行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批量数据交换方法的所述数据超载检测步骤;
所述数据过载检测子模块被配置为执行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批量数据交换方法的所述数据过载检测步骤;
所述数据过载维稳子模块被配置为执行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批量数据交换方法的所述数据过载维稳步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康复设备的大批量数据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康复装备接口模块包括一个包含网口及USB口的电路板,所述康复设备通过所述网口或所述USB口接入所述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康复设备的大批量数据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康复装备接口模块被配置为通过标准化的软件接口,对所述康复设备完成连接、校准、初始化及切换工作状态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6921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容量通用图像信息隐藏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5G的智能报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