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户隐私数据的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68694.5 | 申请日: | 202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9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明;王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60 | 分类号: | G06F21/60;G06F21/62;G06F21/32;G07C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4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吉华街道甘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户 隐私 数据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户隐私数据的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其中,处理方法包括:第一设备生成一对公钥和私钥,结合公钥和由第一设备中集合A映射所得的二进制串的长度信息生成第一密文后发送给第二设备;第二设备用于结合第二设备中的集合B将第一密文处理成第二密文后发送给第一设备;集合A包括:考勤名单中多个用户的用户隐私数据;集合B包括:目标用户进行考勤打卡的用户隐私数据;第一设备通过私钥将第二密文进行计算处理,获得集合A与集合B的交集结果;交集结果用于指示出目标用户是否考勤打卡成功。采用本申请,通过隐私计算技术求解两方数据集的交集,可解决:开放网络环境中存储有集合A、集合B,或集合A与集合B的交集结果的泄露问题、考勤打卡作弊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通信中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户隐私数据的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移动计算、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兴起及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巨大改变。这些新的数据处理技术为整个杜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与此同时,隐私信息和保密数据的泄露事件也在频繁发生,制约着新型数据处理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因此,大数据时代的隐私数据的保护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以及现有技术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用户隐私数据的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采用本申请,通过两方集合交集的隐私数据安全计算,可解决:开放网络环境中存储有集合A、集合B,或集合A与集合B的交集结果的泄露问题、考勤打卡作弊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户隐私数据的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包括:
第一设备通过同态加密系统生成一对公钥和私钥,结合所述公钥和由所述第一设备中集合A映射所得的二进制串的长度信息,生成第一密文,并将所述第一密文发送给第二设备;
其中,所述第二设备用于结合所述第二设备中的集合B映射所得的二进制串将所述第一密文进行处理,获得第二密文,并将所述第二密文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所述集合A包括:考勤名单中多个用户的用户隐私数据;所述用户隐私数据包括下述一项或多项:用户的人脸特征、指纹特征、瞳孔特征;所述集合B包括: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的由目标用户输入的所述目标用户进行考勤打卡的用户隐私数据;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私钥将所述第二密文进行计算处理,获得所述第一设备中集合A与所述集合B的交集结果;
其中,所述交集结果用于指示出所述目标用户是否考勤打卡成功。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同态加密系统生成一对公钥和私钥,结合所述公钥和由所述第一设备中集合A映射所得的二进制串的长度信息,生成第一密文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生成多个伪随机相关对通过所述第二设备生成的所述预设公钥将进行加密以获得预设密文执行m次所述不经意传输协议之后,将所述预设密文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所述伪随机相关对为一对所述二进制串。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同态加密系统生成一对公钥和私钥,结合所述公钥和由所述第一设备中集合A映射所得的二进制串的长度信息,生成第一密文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生成多个伪随机相关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686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