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血栓清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67957.0 | 申请日: | 202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52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梁玉晨;张梅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晨(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221 | 分类号: | A61B17/221;A61F2/9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十蕙一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31 | 代理人: | 刘秋兰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栓 清除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血栓清除装置。一种血栓清除装置,包括:一捕获结构,可膨胀;一输送结构,输送或收束捕获结构;捕获结构包括:一第一捕获支架,近端为开口,具有网孔;一第二捕获支架,位于第一捕获支架内部,近端为开口,具有的网孔大于第一捕获支架的网孔。本发明具有第一捕获支架和第二捕获支架构成的双层捕获支架,且网孔的大小不同,使大块血栓留在内层的第二捕获支架中,小块血栓穿过第二捕获支架后贴附在第一捕获支架的内壁上,大大降低了血栓对第二捕获支架网孔的堵塞程度,既能防止血栓外漏,又能降低捕获结构在血管中的阻力,提高血栓清除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血栓清除装置。
背景技术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指的是血凝块在静脉血管内形成,是临床上常见的,可以导致患者死亡的病症。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后,可以引起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严重的深静脉血栓可以发展成为血栓后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变基础是静脉损伤、静脉血流淤滞、血液高凝状态。深静脉血栓确诊以后最好的办法是进行溶栓、抗凝治疗。
DVT已成为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更新,现已发展成为比较完善的系统治疗方案。但是对于比较复杂的DVT,仍然面临许多治疗困难,如血栓捕获不完全,血栓侧漏,捕获效率低,通用性差等,致使它的治疗效果并不能达到人们预期的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对于DVT治疗时,由于血栓捕获不完全、血栓侧漏、捕获效率低或通用性差,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栓清除装置。
一种血栓清除装置,包括:
一捕获结构,可膨胀;
一输送结构,输送或收束所述捕获结构;
所述捕获结构包括:
一第一捕获支架,近端为开口,具有网孔;
一第二捕获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捕获支架内部,近端为开口,具有的网孔大于所述第一捕获支架的网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捕获支架和所述第二捕获支架均为采用横截面直径自远端至近端逐渐变大的编织网状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捕获结构还包括:
一收束支架,可收束在所述输送结构中,远端为开口,所述收束支架的开口与所述第一捕获支架的开口或所述第二捕获支架的开口相对。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收束支架为采用横截面直径自远端至近端逐渐变小的编织网状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收束支架的开口处直径不小于所述第一捕获支架开口处直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捕获支架或所述收束支架中的至少一个的外周面或内周面上设置有一覆膜,以防止血栓遗漏至所述捕获结构外。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血栓清除装置还包括一角度控制结构,所述角度控制结构包括:
若干拉线,远端与所述捕获结构固定连接,通过控制所述拉线的移动进而控制所述捕获结构的开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拉线至少与所述第一捕获支架的外周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拉线交叉穿过所述第一捕获支架和所述第二捕获支架以连接所述第一捕获支架和所述第二捕获支架后,远端与所述第一捕获支架的远端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角度控制结构还包括:
一收束管,位于所述输送结构的收束装置中,远端伸出于所述收束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晨(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启晨(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679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验证板、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探棒式温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