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立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67952.8 | 申请日: | 202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1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石惟一;石硕;王立玉;蒋国颂;季小燕;周勇;石蓓;葛玲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东斯达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16 | 分类号: | B23K9/16;B23K9/26;B23K9/28 |
代理公司: | 苏州导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25 | 代理人: | 马铃琳 |
地址: | 2100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方法 | ||
1.一种新型立焊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气电立焊的机械及控制机构和窄间隙焊的焊枪、气管和焊接电源,实施窄间隙焊的焊接工艺,构成新型立焊方法,该方法中窄间隙焊的焊枪安装于基板上,通过旋转基板改变电弧指向焊缝的位置;所述气电立焊的机械及控制机构包括后挡板、前挡板和提升机构;后挡板和前挡板设置于焊缝纵向两侧,提升机构控制后挡板和前挡板随焊缝升高而逐渐升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立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枪为单丝焊枪或双丝焊枪,所述双丝焊枪为A焊枪(4)和B焊枪(5),所述A焊枪(4)由A枪杆(6)、A枪架(26)与A导电咀(8)组成;所述B焊枪(5)由B枪杆(7)、B枪架(27)与B导电咀(9)组成;所述A枪杆(6)或B枪杆(7)为弧形的,其截面为矩型或菱形的扁形状枪杆,且均分别装在其截面为矩型或菱形的A枪架(26)或B枪架(27)中,并用螺钉(20)锁紧;所述A导电咀(8)或B导电咀(9),有整体的或分体的,其截面均为矩型或菱形的扁形状的导电咀;在A枪杆(6)中或B枪杆(7)及A导电咀(8)或B导电咀(9)中均设有走丝孔(21),所述整体式的A导电咀(8)或B导电咀(9)中的走丝孔(21)为斜孔,A焊丝(10)和B焊丝(11)分别从所述A枪杆(6)和B枪杆(7)的走丝孔(21)中穿过,并进入A导电咀(8)或B导电咀(9)倾斜的走丝孔(21)中;所述基板(29)设有两个槽;A焊枪(4)的A枪架(26)和B焊枪(5)的B枪架(27)分别装在基板(29)的两个槽中,并可在基板(29)的槽中滑动,并可分别用螺栓(30)把A枪架(26)或B枪架(27)与基板(29 )锁紧;所述气管(25)固定装在基板(29)中并位于A枪架(26)和B枪架(27)中间;所述后挡板(15)和前挡板(16)采用柔性耐温材料制成,所述的柔性耐温材料为陶瓷纤维绳、石棉绳或其他耐温制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立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挡板(15)和前挡板(16)柔性耐温材料分别挂在后挡板轴(15a)和前挡板轴(16a)上;所述A焊枪(4)和B焊枪(5)及后挡板轴(15a)和前挡板轴(16a)均与一提升机构相连,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随焊缝(14)的逐渐升高,A焊枪(4)和B焊枪(5)及后挡板轴(15a)和前挡板轴(16a)在提升机构的作用下,均同时升高,后挡板轴(15a)和前挡板轴(16a)的升高使陶瓷纤维绳更多地送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立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29)两端各有一转轴(28);所述的A焊枪(4)和B焊枪(5)在焊缝(14)的上方,从焊缝(14)的始端边移动边焊接到焊缝(14)的未端,当A焊枪(4)和B焊枪(5)在焊缝(14)的始端处时,基板(29)围绕转轴(28)顺时针转动,将焊枪头部倾斜,使A焊丝(10)和A电弧(12)及B焊丝(11)及B电弧(13)能指向焊缝(14)始端的最外端;当 A焊枪(4)和B焊枪(5)在焊缝(14)的末端头时,基板(29)围绕转轴(28)逆时针转动,将焊枪头部倾斜,使A焊丝(10)和A电弧(12)及B焊丝(11)及B电弧(13)能指向焊缝(14)末端的最外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立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的A导电咀(8)由8a和8b两部分组成,所述分体的B导电咀(9)由9a和9b两部分组成,A导电咀(8)的走丝孔(21)同时向下、向B导电咀(9)以及向B焊件(2)这三个方向倾钭,使A焊丝(10)指向B焊件(2)与C焊件(3)的相交处a;所述B焊枪(5)的 B导电咀(9)的走丝孔(21)同时向下、向A导电咀(8)以及向A焊件(1)这三个方向倾钭,使B焊丝(11)指向A焊件(1)与C焊件(3)的相交处b;继续焊接,所述A导电咀(8)的走丝孔(21)同时向下、向B导电咀(9)、向B焊件(2)这三个方向倾钭,以使A焊丝(10)指向B焊件(2)与上道焊缝(14)的相交处a,所述B导电咀(9)的走丝孔(21)同时向下、向A导电咀(8)以及向A焊件(1)这三个方向倾钭,以使B焊丝(11)指向A焊件(1)与上道焊缝(14)的相交处b;所述a与b位置为点a,与点b之间的最短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东斯达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东斯达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6795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