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风空气净化器、换热器、系统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66277.7 | 申请日: | 202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088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伍培;李梦可;彭宣伟;杨嘉;靳可;胡豪杰;王佳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F24F7/003 | 分类号: | F24F7/003;F24F7/08;F24F8/108;F24F13/30;F24F11/64;F24F11/74;F24F11/4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广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11 | 代理人: | 祝晶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风 空气 净化器 换热器 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风空气净化器、换热器、系统及控制方法,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控制器,新风管道设有位于第一过滤器输出侧的第一流量传感器;新风管道的出口端与排气管道之间设有补偿管道;补偿管道沿输出方向依次设有流量调节阀、第二过滤器和第二流量传感器;第一流量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流量调节阀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用于实现新风流量补偿;第二流量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流量调节阀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用于实现流量补偿修正。本发明既能够降低新风引入的能耗,又能够有效提升新风引入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风空气净化器、换热器、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空调此类对室内温度、湿度以及洁净度进行调节的设备已逐渐普及到每个家庭。而人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室内环境下活动,所以室内环境对人们健康的影响远比室外要大得多,而人们在室内环境下长时间活动以及其他因素影响,会导致室内空气质量下降,一是可以采用室内循环净化技术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二是引入新风将室内空气进行置换。
目前,一般通过新风管道将室外的新风经过过滤后引入室内,同时通过排气管道将室内的空气排出,而引入的新风需要经过温度、湿度等多个环境进行处理,以此满足当前室内环境条件,在此过程会消耗大量的能源,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新风引入效率;此外,随着对引入的新风不断过滤处理,过滤器因附着的灰尘会增大风阻,从而使得过滤后的输出流量达不到预设的输出流量,严重降低了新风引入的工作效率。
因此,如何研究设计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缺陷的新风空气净化技术是我们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风空气净化器、换热器、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新风空气净化器,包括新风管道和排气管道,新风管道设有第一过滤器,还包括控制器,新风管道设有位于第一过滤器输出侧的第一流量传感器;
所述新风管道的出口端与排气管道之间设有补偿管道;
所述补偿管道沿输出方向依次设有流量调节阀、第二过滤器和第二流量传感器;
第一流量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流量调节阀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用于实现新风流量补偿;
第二流量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流量调节阀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用于实现流量补偿修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器与第二过滤器为相同过滤器。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包括换热壳体,其特征是,所述换热壳体设有至少一个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新风空气净化器,新风管道和排气管道均穿设于换热壳体内,补偿管道设置在换热壳体外。
进一步的,所述新风管道和排气管道位于换热壳体内的部分呈双螺旋结构。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新风空气净化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新风空气净化器。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新风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是,包括至少一个如第二方面所述的一种新风空气净化器。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新风空气净化器,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第一流量传感器采集新风管道中经过过滤的实际输出流量;
S2:当实际输出流量低于预设输出流量时,根据实际输出流量与预设输出流量的差值计算得到补偿流量,并依据补偿流量生成补偿控制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技学院,未经重庆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662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