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合金侵蚀性低的放射性核废料固化铁磷酸盐玻璃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64631.2 | 申请日: | 202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08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孙焰;王欣;薛天锋;凡思军;胡丽丽;陈树彬;裴广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3C3/19 | 分类号: | C03C3/19;C03C3/068;C03B19/02;G21F9/30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张宁展 |
地址: | 2018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 侵蚀 放射性 核废料 固化 磷酸盐 玻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对合金侵蚀性低的放射性核废料固化铁磷酸盐玻璃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在铁磷酸盐玻璃体系中增加光碱度高的氧化物的含量,提高玻璃的光碱度,增加玻璃的氧化性。本发明中铁磷酸盐玻璃的组分为35~75mol%Psubgt;2/subgt;Osubgt;5/subgt;、10~40mol%Fesubgt;2/subgt;Osubgt;3/subgt;、0~10mol%SiOsubgt;2/subgt;、0.1~20mol%Bsubgt;2/subgt;Osubgt;3/subgt;、0.1~20mol%Alsubgt;2/subgt;Osubgt;3/subgt;、0.1~20mol%Lisubgt;2/subgt;O、0.1~20mol%Nasubgt;2/subgt;O、0.1~20mol%Ksubgt;2/subgt;O、0.1~20mol%Cssubgt;2/subgt;O、0.1~20mol%MgO、0.1~20mol%CaO、0.1~20mol%SrO、0.1~20mol%BaO、0.1~10mol%Lasubgt;2/subgt;Osubgt;3/subgt;。本发明制备的铁磷酸盐玻璃对合金的侵蚀性低,且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易于工程化、在放射性核废料玻璃固化工程领域具有极高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放射性核废料固化玻璃研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合金侵蚀性低的放射性核废料固化铁磷酸盐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核工业领域的发展以及各类放射性废物的核设施建设进度的加快,高放射性废物的玻璃固化处理需求量正在迅速增加。而在放射性废物固化玻璃的工程化工艺生产中,需要综合考虑固化玻璃的物理、化学、电学、热学、机械性质等多项重要相关指标。对合金的侵蚀性作为核废料固化玻璃的化学性质,尤其是高温时玻璃熔液对合金的侵蚀性对整个核废料玻璃固化工艺影响重大,对核废料玻璃固化工艺的运行可靠性、长期稳定性起着决定性作用,并贯穿整个核废料固化工艺的全过程。
目前,国际上用于核废料玻璃固化的玻璃材料主要有硼硅酸盐玻璃和铁磷酸盐玻璃两类体系。硼硅酸盐玻璃因其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耐辐照特性而获得广泛应用,但该体系对核废料中的一些元素(钼和硫等)溶解度低,经常出现分相等现象,造成工程上的难题。另一方面,铁磷酸盐玻璃因其对核废料所含元素具有优异的溶解性,而在国际上成为研究热点。但铁磷酸盐玻璃在实际运行时对所接触的合金容易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侵蚀,最终破坏核设施。因此,如何降低铁磷酸盐玻璃对合金的侵蚀性成为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核废料固化玻璃设备所使用的主流合金为Inconel690,其元素组成为60wt%Cr-30wt%Ni-10wt%Fe。固化玻璃对合金的侵蚀性主要影响因素有:1高温下玻璃熔液在合金表面形成氧化膜保护层的能力;2合金中的金属离子在玻璃熔液中的扩散系数。
根据文献报道[1],光碱度反应出了氧化物在玻璃熔液中的氧化性,根据玻璃的配方能够计算出该玻璃的光碱度,计算公式为Λ=X(AOa)Λ(AOa)+X(BOa)Λ(BOa)+……,其中,Λ为玻璃的光碱度,X(AOa)、X(BOb)、…分别为氧化物AOa、BOb、…提供氧的个数的占比,Λ(AOa)、Λ(BOb)、…分别为氧化物AOa、BOb、…的光碱度。文献[1]同时给出了主要玻璃形成体以及碱/碱土金属氧化物的光碱度。另外,核废料固化玻璃所用的其他氧化物成分的光碱度可查阅文献[2]。固化玻璃的光碱度越高,给出氧的能力越大,与合金接触时就越容易形成氧化膜,氧化膜能够有效阻止玻璃熔液与合金内部元素的化学反应。因此,提升固化玻璃的光碱度(提升光碱度值高的氧化物在玻璃中的含量),就能降低其对合金的侵蚀性。
然而,通过提高光碱度来降低核废料固化铁磷酸盐玻璃对合金的侵蚀性的方法鲜有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646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