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扰码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63371.7 | 申请日: | 202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44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莫雄;汤晓东;王伟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忆联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J13/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曹祥波 |
地址: | 51806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成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扰码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加扰数据流长度l和加扰数据位宽w,选定线性移位反馈寄存器的级数n,选定线性移位反馈寄存器的总移位次数m;构建第1次移位对应的状态转移矩阵,即初始状态转移矩阵;根据初始状态转移矩阵和总移位次数m,生成m个状态转移矩阵;根据m个状态转移矩阵和级数n,构成抽头位置总数目m×n,然后选取m个抽头;获取种子,并结合m个抽头和第m个状态转移矩阵分别对应生成当前随机序列和新种子;获取待加扰的数据,并结合当前随机序列进行运算,以生成扰码。本发明提高了对码型的随机化力度,降低了数据传输时造成的损耗,保证数据的正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扰码生成技术领域,尤其是指扰码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固态存储领域,需要对数据流中的码型进行加扰随机化,将长连“0”或者长连“1”序列打散,从而降低高频码型带来的传输损耗。若码型中出现连续的“0”或者连续的“1”的情况时,实际电路上的电容损耗就会过大,导致电压的幅度不断降低,带来的严重后果是无法识别“0”还是“1”,对后续的编译码纠错处理带来非必要的负担。目前基于LFSR(线性移位反馈寄存器)实现的扰码装置如图1所示,通过LFSR产生的伪随机序列有两处用途:1、作为下一次伪随机序列生成的seed(种子);2、从已选定的抽头处获得的数据与待加扰数据进行异或运算;这种处理方式存在以下缺点:1、以Fibonacci(斐波那契)型特征多项式x16+x15+x13+x4+1举例说明,对应的电路结构如图2所示,D14至D0之间相邻寄存器的值存在相同性,当选取的seed不合适时,这种特性会被放大;例如当seed选为’h80时,在很长一段移位操作中,[D7:D0]的值为’h0,起不到随机打散的目的;2、数据位宽决定了抽头的个数,进一步决定了寄存器个数,但随着加扰的数据位宽逐渐增大时,有效抽头的个数会逐渐减少,具体表现在高带宽数据传输领域内,这种结构就显得不合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扰码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扰码的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加扰数据流长度l和加扰数据位宽w,根据加扰数据流长度l选定线性移位反馈寄存器的级数n,根据加扰数据位宽w选定线性移位反馈寄存器的总移位次数m;
根据线性移位反馈寄存器,构建第1次移位对应的状态转移矩阵,即初始状态转移矩阵;
根据初始状态转移矩阵和总移位次数m,生成m个状态转移矩阵;
根据m个状态转移矩阵和级数n,构成抽头位置总数目m×n,然后选取m个抽头;
获取种子,并结合m个抽头和第m个状态转移矩阵分别对应生成当前随机序列和新种子;
获取待加扰的数据,并结合当前随机序列进行运算,以生成扰码。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获取加扰数据流长度l和加扰数据位宽w,根据加扰数据流长度l选定线性移位反馈寄存器的级数n,根据加扰数据位宽w选定线性移位反馈寄存器的总移位次数m步骤中,n与l的关系式为:n≥log2l;m与w的关系式为:m=w。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根据m个状态转移矩阵和级数n,构成抽头位置总数目m×n,然后选取m个抽头步骤中,抽头位置的选取标准:生成的序列中不包含长连“0”和“1”。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获取待加扰的数据,并结合当前随机序列进行运算,以生成扰码步骤中,运算为异或运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忆联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忆联信息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633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