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422视频的快速编码方法及编码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63123.2 | 申请日: | 202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01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日;廖义;朱建国;谢亚光;周瑜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当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9/122 | 分类号: | H04N19/122;H04N19/146;H04N19/159;H04N19/186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知桥律师事务所 33256 | 代理人: | 陈丽霞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422 视频 快速 编码 方法 编码器 | ||
本发明涉及视频编码技术,公开了基于422视频的快速编码方法及编码器,基于422视频的快速编码方法编码块当前帧为I帧或IDR帧,则只进行最优帧内编码代价的计算,否则进行帧间和帧内预测编码代价的计算;帧间编码代价为RDCost_Inter,帧内编码代价为RDCost_Intra;当编码块当前帧为I帧或IDR帧,则编码块最终预测模式为帧内预测模式,否则通过判断RDCost_Inter与RDCost_Intra确定最终的预测模式。本发明有效的减少4:2:2视频色度分量的计算量,因此能较大幅度提升编码速度,同时能保证编码质量损失尽可能小,不影响视频的主观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频编码技术,尤其涉及了基于422视频的快速编码方法及编码器。
背景技术
在视频编码领域,编码的图像一般由Y、CB、CR三个分量组成,其中Y代表亮度,CB、CR代表色度。由于人眼对色度信息的敏感度比亮度信息更低,同时为了降低视频处理系统的计算复杂度,通常CB、CR分量的空间采样率要低于Y分量。最常用的视频编码图像格式为4:2:0和4:2:2。其中4:2:0格式表示CB和CR在水平和垂直方向采样率为Y分量的一半;4:2:2格式的CB和CR分量在水平方向的采样率只有Y分量的一半,在垂直方向采样率则与Y分量相同。4:2:0和4:2:2格式中亮度、色度样本排列以看到,4:2:2格式视频相比4:2:0视频,色度分量像素点多一倍,从这个维度上说,4:2:2视频的色度分量编码的计算量比4:2:0要增加一倍。目前,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都要求对此类高质量视频进行实时收录、实时转码传输,所以对编码器的编码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主流视频编码标准都采用基于块的编码框架,对每个编码块,先后采用预测、变换、量化、熵编码等技术来实现高效的视频压缩。其中,预测技术根据其采用的参考像素来源又分为帧内预测和帧间预测两大类。帧内预测是指编码块采用当前图像内相邻的左边列和上边行的重建像素作为参考像素;帧间预测是指编码块采用时域上临近帧的图像重建像素块作为参考像素。
在编码器的具体实现中,帧内预测会采用快速算法加速,快速算法中通常使用简化的编码代价SATDCOST来进行初步的预测方向的选择。SATDCOST是对编码代价J的一种近似估计,使用简化的算法节省编码代价的计算量,公式表达为SATDCOST=SATD+LAMBDA*BITS。
SATDCOST中的失真采用的是预测图像和原始图像之间的SATD值,SATD表示的是HADAMARD变换后的绝对值的和。SATD采用了简单的HADAMARD变换,同时不需要进行反量化、反变换和像素重建,所以SATDCOST相比真正的编码代价,计算复杂度更低,同时由于SATDCOST对编码代价的估计效果较好,编码质量损失小,因此被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针对4:2:2格式视频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提供了基于422视频的快速编码方法及编码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基于422视频的快速编码方法,其方法包括:
获取编码块,其中编码块的尺寸为2N*2N,编码块的色度尺寸为N*2N;
帧间编码代价的计算,计算编码块的帧间预测模式的编码代价,帧间编码代价为RDCost_Inter;
帧内预测编码代价的计算,计算编码块的帧内预测模式的编码代价,帧内编码代价为RDCost_Intra;
编码块预测模式的确定,当编码块当前帧为I帧或IDR帧,则编码块预测模式为帧内预测模式,否则判断帧间编码代价RDCost_Inter与帧内编码代价RDCost_Intra确定预测模式。编码块预测模式的确定中,判断帧间编码代价RDCost_Inter与帧内编码代价RDCost_Intra确定预测模式,当RDCost_Inter小于RDCost_Intra,则编码块的编码模式为帧间预测模式;否则编码块的编码模式为帧内预测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当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当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631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