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镁窑自动填料及炉渣清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63006.6 | 申请日: | 202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53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高峰;高尚;颜凯国;李艳;高航;杨勃;刘奔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7D3/00 | 分类号: | F27D3/00;F27D3/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杨洲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料及 炉渣 清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镁窑自动填料及炉渣清理装置,包括底盘移动机构、升降机构、进给机构、升降机支撑机构、执行机构、自动上料仓、窑管、导轨和集渣槽,底盘移动机构在导轨上进行移动,升降机支撑机构在底盘移动机构的导轨上移动、进给机构,底盘移动机构的头部上方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底盘移动机构上固定连接有自动上料仓,底盘移动机构滑动连接导轨,执行机构包括马达,马达传动连接圆筒形铲子,圆筒形铲子的头部正对窑管。本发明清渣和填料动作效率高,速度快,排除了施工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保证施工过程稳定顺利地进行,相较于以往的人工清渣送料方式,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施工作业,保障了施工人员人身安全,改善了工人的作业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炼过程中上下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镁窑自动填料及炉渣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镁是继钢铁、铝等金属之后的第三大金属工程材料,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工程材料”。目前冶炼镁的方法主要是热还原法,即采用硅铁对从碳酸盐矿石中经煅烧产生的氧化镁进行热还原。每个冶炼炉约有40个直径0.3米左右,长近4米的窑管,原材料是镁矿石粉末与石灰按一定比例加工成的镁核,其大小与核桃相似,硬度较低。装料时要求尽量轻放,减少镁核损耗,需将窑管大致装满。冶炼温度大约在1200℃,时长为8小时。烧制完成后窑管中会有70%左右的矿渣,停炉冷却半个小时后,在炉温800℃左右时开始掏渣,掏空后装料再进行下一次冶炼工作。
通过冶炼过程可以看出,填料、掏渣是整个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工作量繁重,费时费力。传统的填料和掏渣工作大多由人工完成,工人使用长五米左右的推铲,一铲一铲地填料或掏渣,存在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耗时长、效率低及对镁核损坏严重等问题。同时在装料及掏渣过程中,炉口附近温度非常高,并伴有大量灰尘及噪音,工人工作的危险性高且容易造成职业疾病。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镁窑自动填料及炉渣清理装置,解决冶炼炉炉管的传统人工填料和掏渣所存在的工作效率低,镁核浪费大,以及对工人身体健康危害程度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镁窑自动填料及炉渣清理装置,包括底盘移动机构、升降机构、进给机构、升降机支撑机构、执行机构、自动上料仓、窑管、导轨和集渣槽,所述底盘移动机构在导轨上进行移动,所述升降机支撑机构在底盘移动机构的导轨上移动、进给机构,所述底盘移动机构的头部上方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所述底盘移动机构上固定连接有自动上料仓,所述底盘移动机构滑动连接导轨,所述执行机构包括马达,所述马达传动连接圆筒形铲子,所述圆筒形铲子的头部正对窑管,所述圆筒形铲子的头部下方对应设置有连接在外部的集渣槽。
优选的,所述底盘移动机构包括底盘驱动轮、底盘从动轮、底盘支架、固定于底盘支架上侧的进给导轨以及底盘液压马达,所述底盘支架连接底盘驱动轮和底盘从动轮,所述底盘驱动轮由底盘液压马达驱动,使得底盘驱动轮在导轨上滚动;底盘液压马达驱动底盘驱动轮沿厂区地面预铺的导轨移动。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液压缸、回转轮、回转轴、升降立柱、升降机构主体,升降液压缸位于升降机构主体内,升降液压缸的移动端固定连接升降立柱,所述升降立柱与升降机构主体滑动连接,回转轴固定安装在升降立柱上,回转轴旋转安装有回转轮;回转轮上端活动放置执行机构中的圆筒形铲子,回转轮对圆筒形铲子起支撑和导向作用;所述升降机构的升降机构主体固定在所述进给机构中的进给底板上,且靠近窑管一侧。
优选的,所述进给机构包括进给主动轮、进给从动轮、进给底板、辅助抬升液压缸、抬升立柱、进给液压马达和固定座,所述底板连接进给从动轮和进给主动轮,所述进给主动轮与液压马达输出轴连接,由进给液压马达驱动进给主动轮转动,进给主动轮在底盘支架上固定的进给导轨上滚动进行进给动作,辅助抬升液压缸安装在进给底板上,抬升立柱安装在进给底板上,辅助抬升液压缸顶部与固定座下端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630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洞穴三维建模的载负装置
- 下一篇:一种注塑件自动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