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冰箱的侧开式左右任意开门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561466.5 | 申请日: | 2021-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48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 发明(设计)人: | 吴萍;张海潮;种衍习;文坚;聂文文;吴启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创维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D23/02 | 分类号: | F25D23/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新慧恒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24 | 代理人: | 徐彪 |
| 地址: | 2112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冰箱 侧开式 左右 任意 开门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冰箱的侧开式左右任意开门结构,四根铰链轴两两为一组分别固定连接在冰箱本体的左右两侧,在冰箱门的上、下端面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一个开口卡槽,每根铰链轴对应置于一个开口卡槽内,四根铰链轴止挡件两两为一组分别滑动设于冰箱门的上下两端面上,在每组的两根铰链轴止挡件之间设置一根弹簧,冰箱门上下端面上的铰链轴止挡件的末端伸于对应一侧的开口卡槽内,并将对应侧的铰链轴定位于开口卡槽内,使冰箱门闭合于冰箱本体上;两个拉手框条分别转动连接在冰箱门的左右端面上,且每侧的拉手框条通过两个传动体与冰箱门上下端面上对应侧的两个铰链轴止挡件联动。本发明能够在冰箱的两侧都可以打开门体,方便拿取物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冰箱的侧开式左右任意开门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代都市生活,住房空间较为紧张,尤其是厨房,或者是在类似房车等,空间较为局促的地方,冰箱只有一个开门方向,往往造成使用上的不方便,人必须站在固定的开门处,方可拿取冰箱内的物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冰箱的侧开式左右任意开门结构。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
一种冰箱的侧开式左右任意开门结构,包括冰箱本体和冰箱门,还包括拉手框条、铰链轴、铰链轴止挡件、弹簧和传动体,四根铰链轴两两为一组分别固定连接在冰箱本体的左右两侧,在冰箱门的上、下端面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一个开口卡槽,每根铰链轴对应置于一个开口卡槽内,四根铰链轴止挡件两两为一组分别滑动设于冰箱门的上下两端面上,在每组的两根铰链轴止挡件之间设置一根弹簧,冰箱门上下端面上的铰链轴止挡件的末端伸于对应一侧的开口卡槽内,并将对应侧的铰链轴定位于开口卡槽内,使冰箱门闭合于冰箱本体上;两个拉手框条分别转动连接在冰箱门的左右端面上,且每侧的拉手框条通过两个传动体与冰箱门上下端面上对应侧的两个铰链轴止挡件联动,扳动左侧或者右侧的拉手框条,被扳动的拉手框条通过两个传动体同时驱动冰箱门上下端面上对应侧的两个铰链轴止挡件滑动并脱离对应的开口卡槽,实现冰箱门开启。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体包括第二转动轴、转轴连接件、第一定位轴和第二定位轴,所述第一定位轴固定连接在冰箱门上,第二定位轴固定连接在铰链轴止挡件上,转轴连接件套设在第一定位轴上,在转轴连接件的两端设有圆孔和腰型孔,转轴连接件的圆孔套设在第二转动轴上,腰型孔套设在第二定位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冰箱门上设有腰型孔,第二转动轴插接于冰箱门的腰型孔内,第二转动轴的底端伸于拉手框条内。
进一步地,所述拉手框条上固定有第一转动轴,拉手框条通过第一转动轴转动连接在冰箱门上。
进一步地,在拉手框条的上端面设有腰型孔,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底端伸于拉手框条的腰型孔内。
进一步地,在铰链轴止挡件的内侧端面上设有圆孔,所述弹簧置于铰链轴止挡件的圆孔内。
进一步地,在铰链轴止挡件的外侧端的外壁上设有限位凸台,在铰链轴止挡件的外侧末端伸于对应一侧的开口卡槽内后,限位凸台抵触在开口卡槽的外壁上。
本发明能够在冰箱的两侧都可以打开门体,方便拿取物品,由此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1)用户可以从冰箱的任意一侧,开门取物;
2)铰链轴止挡件的最大行程,只能满足铰链轴刚刚可以释放出,铰链轴止挡件与弹簧装配处设计定位(即限位凸台),当两侧定位接触时,弹簧不再压缩,此设计可保证两侧拉手同时拉动时,门体不会出现因两侧铰链轴全部释放而掉落的情况;
3)拉手设计的门体两侧,正面保持完整外观;
4)铰链轴止挡件两侧需设计用于导向的筋条,使其受力时,只发生水平位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开门结构机械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创维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创维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614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