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浮游动物分离方法及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61310.7 | 申请日: | 202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475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姜会超;刘宁;张娟;马元庆;陶慧敏;邢红艳;秦华伟;苏博;谷伟丽;宋秀凯;孙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山东省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山东省水产品质量检验中心) |
主分类号: | B03B5/36 | 分类号: | B03B5/36;A01K61/9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李胜强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游动物 分离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浮游动物分离方法及分离装置,涉及浮游动物分离领域,浮游动物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浮游动物样品混匀后倒入液体内,利用不同浮游动物在液体中沉降速度不同来实现浮游动物分离。浮游动物分离装置包括:分离柱,分离柱设置有进样口,液体设置于分离柱内部。浮游动物分离方法及分离装置利用不同浮游动物在液体中沉降速度不同能够实现浮游动物,尤其是小个体浮游动物的有效分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浮游动物分离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浮游动物分离方法及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浮游动物数量大分布广,对环境变化敏感,是开展水生生物调查、监测、评价及研究的重要对象。浮游动物种类繁多、形态多样,包括体型较大的水母类、长条状的毛颚动物类、椭圆形的桡足类等,个体大小通常在几百微米到数厘米不等。目前对浮游动物的研究主要是基于水样或网样采集的样品,其样品是包含不同形态、粒径、体密度的浮游动物的混合样品,目前基于混合样品只能获得总生物量以及通过体视显微镜镜检获取的个体丰度等有限信息。随着研究的深入,高效分离同一物种、同一粒径、同一形态的浮游动物样品显得尤为迫切。目前对浮游动物的分离只能通过手工法对大个体物种进行挑拣,对小个体的桡足类等浮游动物目前尚无法有效分离。
因此,如何实现浮游动物有效分离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浮游动物有效分离的浮游动物分离方法及分离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浮游动物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浮游动物样品混匀后倒入液体内,利用不同浮游动物在所述液体中沉降速度不同来实现浮游动物分离。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所述的浮游动物分离方法所使用的浮游动物分离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分离柱,所述分离柱设置有进样口,所述液体设置于所述分离柱内部。
优选地,浮游动物分离装置还包括内部中空的锥形导流柱和收集柱,所述收集柱的横截面尺寸小于所述分离柱的横截面尺寸,所述锥形导流柱的大头端与所述分离柱的底端连通,所述锥形导流柱的小头端与所述收集柱相连通。
优选地,浮游动物分离装置还包括封堵结构,所述收集柱的底端设置有取样口,所述封堵结构用于启闭所述取样口。
优选地,所述封堵结构为封堵塞。
优选地,所述分离柱、所述锥形导流柱以及所述收集柱均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分离柱、所述锥形导流柱以及所述收集柱依次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分离柱、所述锥形导流柱以及所述收集柱依次通过螺纹连接。
优选地,浮游动物分离装置还包括多个用于延长浮游动物下降时间的阻拦组件,多个所述阻拦组件沿所述分离柱的轴线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分离柱内,所述阻拦组件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水平阻拦柱,沿所述分离柱的轴线方向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阻拦组件的所述水平阻拦柱均错位分布。
优选地,各所述水平阻拦柱均表面光滑。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浮游动物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浮游动物样品混匀后倒入液体内,利用不同浮游动物在液体中沉降速度不同来实现浮游动物分离。本发明提供的浮游动物分离装置包括:分离柱,分离柱设置有进样口,液体设置于分离柱内部。浮游动物分离方法及分离装置利用不同浮游动物在液体中沉降速度不同能够实现浮游动物,尤其是小个体浮游动物的有效分离。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山东省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山东省水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未经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山东省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山东省水产品质量检验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613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