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滑铝护套高压电力电缆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61159.7 | 申请日: | 202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83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魏学志;滕兆丰;王昌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9/02 | 分类号: | H01B9/02;H01B13/22;H01B13/26;H01B7/282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95 | 代理人: | 赵越剑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滑 护套 高压 电力电缆 及其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涉及高压电力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滑铝护套高压电力电缆及其生产工艺。包括导体,导体外设置有绕包半导电尼龙带,所述绕包半导电尼龙带外设置有超光滑半导电层,所述超光滑半导电层外设置有超净XLPE绝缘层,所述超净XLPE绝缘层外设置有超光滑绝缘屏蔽层,所述超光滑绝缘屏蔽层外设置有半导电缓冲阻水带,所述半导电缓冲阻水带外设置有平滑铝护套,所述平滑铝护套外设置有热熔胶层,所述热熔胶层外设置绝缘外护套,所述绝缘外护套外设置有外导电层。该电缆解决了目前的电缆皱纹铝套和缓冲带间发生点蚀,损伤绝缘屏蔽造成电缆击穿事故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压电力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滑铝护套高压电力电缆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近年来,高压电缆运行故障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造成电缆本体击穿的主要因素是皱纹铝套和缓冲带间发生点蚀,损伤绝缘屏蔽造成电缆击穿事故。此类事故多发生在投运6年以上的电缆线路。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越来越重视运行事故的成因,行业内已经基本形成共识,通过改变金属护套结构形式,改善铝套和缓冲层的接触来杜绝长期运行的接触不良放电引起的击穿事故。平滑铝护套高压电力电缆已经成为高压电缆行业发展的趋势,并已经在线路上应用。可以预见,波纹铝护套高压电力电缆将被平滑铝护套高压电力电缆所取代。
平滑铝护套高压电力电缆的生产存在一系列技术难题,铝套缩径工艺,热熔胶涂覆工艺,非金属外护套挤包工艺,以及平铝套弯曲性能差,易起皱等问题需要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平滑铝护套高压电力电缆及其制备工艺,通过这种制备工艺制备的电缆,解决上述的问题,最终解决了平滑铝套易褶皱、热熔胶涂覆不均匀、热熔胶粘接强度不够得技术难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平滑铝护套高压电力电缆,包括导体,导体外设置有绕包半导电尼龙带,所述绕包半导电尼龙带外设置有超光滑半导电层,所述超光滑半导电层外设置有超净XLPE绝缘层,所述超净XLPE绝缘层外设置有超光滑绝缘屏蔽层,所述超光滑绝缘屏蔽层外设置有半导电缓冲阻水带,所述半导电缓冲阻水带外设置有平滑铝护套,所述平滑铝护套外设置有热熔胶层,所述热熔胶层外设置绝缘外护套,所述绝缘外护套外设置有外导电层。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绕包半导电尼龙带为单层2.0mm厚半导电阻水带,且50%搭盖绕包。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热熔胶层的厚度为0.3mm~0.7mm。
平滑铝护套高压电力电缆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铜杆拉丝工序、圆形导体或分割股块绞线工序、分割导体成缆工序、三层共挤工序、绝缘脱气工序、阻水绕包工序、金属护套和非金属外护套工序;
所述阻水绕包工序采用单层2.0mm厚半导电阻水带50%搭盖绕包;
金属护套和非金属外护套工序采用一次工序同时进行,具体包括铝套焊接、铝套缩径、热熔胶涂覆、非金属护套挤包。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具体的:
将金属护套生产设备和非金属护套生产设备布置在同一中心线上,取消金属护套收线架和非金属护套放线架,将两条生产线串联,整体布置为:
放线架→纵包焊接台→缩径装置→热熔胶涂覆设备→护套挤塑机→冷却水槽→计米喷码→收线牵引→石墨涂覆装置→收线架;
铝套缩径后内径尺寸控制在阻水绕包外径基础上减去2.5mm~3.5mm,即负间隙控制,以此保证平铝套和线芯紧密接触,确保平铝套内壁受到有效支撑,避免电缆收盘弯曲后铝套褶皱;
热熔胶采用喷涂工艺,热熔胶170℃时粘度在2200±200cst,在170±10℃温度下完成喷涂,喷涂厚度0.3mm~0.7mm,喷涂工艺具备喷涂均匀性好,厚度控制精确的优点;
非金属护套材料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或阻燃聚乙烯硬度较高的护套料,挤包后,在热熔胶的粘接作用下,平铝套和非金属外护套实现紧密粘接,对平铝套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611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压石油管道用加温电缆及其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新型钢制周转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