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59851.6 | 申请日: | 202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47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郑一帆;朱宝阳;顾新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贯龙电磁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5/16 | 分类号: | B29C35/16;H01B13/06;H01B1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宋攀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却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的冷却装置,包括支架、可前后移动地设置在支架上的支撑板、以及用于驱动支撑板移动的气缸,通过在支撑板上设置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水冷组件和风冷组件,使水冷组件和风冷组件在前后方向上相齐平且相间隔地设置,在支撑板向前移动至前工作位置时,能够使水冷组件位于电磁线的行进路线上,从而使电磁线从水冷组件中穿过进行冷却,在支撑板向后移动至后工作位置时,能够使风冷组件位于电磁线的行进路线上,从而使电磁线从风冷组件中穿过进行冷却,该冷却装置既具有水冷功能、又具有风冷功能、还能在水冷和风冷之间自由切换,采用该冷却装置的涤玻烧结类电磁线生产线的通用性好、占用空间小、不会对产品的机械性能造成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线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涤玻烧结类电磁线生产线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涤玻烧结类电磁线的最外层或绝缘层本身是由涤纶丝与玻璃丝所组成的混合纤维绕包而成,通过烧结的方式将混合纤维绕包层中的涤纶丝融化替代绝缘漆,将玻璃纤维层粘结形成连续且高强度的绝缘层,相较传统的玻璃丝包类电磁线产品,这类电磁线产品由于不使用绝缘漆,因此在生产过程中无二甲苯等有害溶剂蒸发,环保性大为改善。
这类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加热将绝缘层中的涤纶丝熔化,使涤纶丝变成带有绝缘性的粘结界质将玻璃丝合成一个连续的整体,在将其冷却到室温状态后才能做收线处理,为提高生产效率,生产时产品的线速越来越高,为了达到同样的冷却效果,而线速越高则收线前冷却所需的长度就越长,同时,不同类型产品对冷却方式的要求不同,有的需要空冷,而有的需要水冷,但现有生产线的冷却装置大多只具备单独的水冷或风冷功能,导致生产线的通用性低,存在资源浪费的现象,若在单条生产线上采用一字排开的方式配备水冷及风冷装置,又要占用较大的空间,若采用导轮回还的方式设置配备水冷及风冷装置,虽然解决了通用性和空间占用的矛盾,但电磁线在行进过程额外造成进行了一次弯曲,容易影响产品的机械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既具有水冷功能、又具有风冷功能、还能在水冷和风冷之间自由切换的冷却装置,采用该冷却装置的涤玻烧结类电磁线生产线的通用性好、占用空间小、不会对产品的机械性能造成影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的产品是,冷却装置,用于对自左向右行进的电磁线进行冷却,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支架、可前后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支撑板、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支撑板移动的气缸,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水冷组件和风冷组件,所述水冷组件和所述风冷组件在前后方向上相齐平且相间隔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板向前移动至前工作位置时,所述水冷组件位于电磁线的行进路线上,所述电磁线从所述水冷组件中穿过进行冷却,在所述支撑板向后移动至后工作位置时,所述风冷组件位于所述电磁线的行进路线上,所述电磁线从所述风冷组件中穿过进行冷却。
优选地,所述水冷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的水箱、用于将所述水箱内部空腔分隔为喷淋腔和除水腔的隔板、设置在喷淋腔内的喷淋管组、设置在所述除水腔内的风刀,所述喷淋管组用于将冷却水喷淋到电磁线上进行冷却,所述风刀用于将压缩空气导向至所述电磁线上进行除水。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喷淋管组包括连接在所述水箱的前侧壁或后侧壁上的喷淋主管、连接在所述喷淋主管并相间隔设置的多个喷淋支管、用于承托所述电磁线行进的第一托辊、可前后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电磁线前后侧的导向辊,所述喷淋支管呈7字型上,所述喷淋支管用于将所述喷淋主管内的冷却水导向至所述电磁线的上下表面,所述导向辊通过夹持所述电磁线的前后侧壁对所述电磁线进行导向。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风刀上设置有与压缩空气管相连通的进气腔以及与所述进气腔相连通的出气孔,所述出气孔自右上方向左下方倾斜地延伸,所述出气孔左下方的出气口对准所述电磁线,所述出气孔有多个,多个所述出气孔沿前后方向相间隔地设置。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风刀有两块,这两块所述风刀对称分布在所述电磁线的上下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贯龙电磁线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贯龙电磁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598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拖挂式房车轻质车厢生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型风力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