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59141.3 | 申请日: | 202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8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孙楠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徕(上海)互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7 | 分类号: | G06F16/27;G06F21/56;G06F16/215;G06F16/21;G06F16/2455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付钦伟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嘉定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分布式 存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方法,包括区块链节点、数据库节点和历史数据库节点,区块链节点均与多个数据库节点连接,所述数据库节点包括存储数据库节点、第一备用数据库节点和第二备用数据库节点,每个第一备用数据库节点和第二备用数据库节点均与相对应的存储数据库节点连接,所述历史数据库节点包括第一历史数据库节点、第二历史数据库节点和第三历史数据库节点,通过第一备用数据库节点和第二备用数据库节点可以将数据进行两次备份,从而可以避免数据的丢失,通过将数据进行三次分段并进行筛查,从而尽可能的筛选并删除重复数据,避免重复数据占用存储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存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方法。
背景技术
区块链是一个信息技术领域的术语,从本质上讲,它是一个共享数据库,存储于其中的数据或信息,具有“不可伪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开透明”“集体维护”等特征,基于这些特征,区块链技术奠定了坚实的“信任”基础,创造了可靠的“合作”机制,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从科技层面来看,区块链涉及数学、密码学、互联网和计算机编程等很多科学技术问题。从应用视角来看,简单来说,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的共享账本和数据库,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体维护、公开透明等特点,这些特点保证了区块链的“诚实”与“透明”,为区块链创造信任奠定基础,而区块链丰富的应用场景,基本上都基于区块链能够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多个主体之间的协作信任与一致行动,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区块链它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同时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批次比特币网络交易的信息,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和生成下一个区块,在进行数据存储时,越来越多的公司与个人会采用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方法来对数据进行存储,但现有的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方法不能对重复的数据进行删除,会导致存储大量的重复的数据,会占用大量的存储空间。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方法,包括区块链节点、数据库节点和历史数据库节点,所述区块链节点均与多个数据库节点连接,所述数据库节点包括存储数据库节点、第一备用数据库节点和第二备用数据库节点,每个第一备用数据库节点和第二备用数据库节点均与相对应的存储数据库节点连接,所述历史数据库节点包括第一历史数据库节点、第二历史数据库节点和第三历史数据库节点,包括以下步骤:
S1、接收区块链节点上传的数据;
S2、对数据进行分析并生成相对应的数据密匙;
S3、对数据进行分段处理;
S4、将分段后的数据与第一历史数据库节点内的数据进行对比;
S5、若相似度大于等于百分之95,则直接删除数据并将第一历史数据库节点内相对应的数据存储至存储数据库节点;
S6、若相似度小于百分之95,则将数据进行二次分段处理;
S7、将二次分段处理后的数据与第二历史数据库节点内的数据进行对比;
S8、若相似度大于等于百分之95,则直接删除数据并将第二历史数据库节点内相对应的数据存储至存储数据库节点;
S9、若相似度小于百分之95,则将数据进行三次分段处理;
S10、将三次分段处理后的数据与第三历史数据库节点内的数据进行对比;
S11、若相似度大于等于百分之95,则直接删除数据并将第三历史数据库节点内相对应的数据存储至存储数据库节点;
S12、若相似度小于百分之95,则通过哈希算法计算数据的特征信息,并根据特征信息对数据进行分类标记;
S13、将分类标记好的数据存储至相对应的存储数据节点;
S14、存储完成后自动备份数据至第一备用数据库节点;
S15、当存储数据节点内的数据发生损坏时,则第一备用数据库节点自动将数据备份至第二备用数据库节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徕(上海)互联网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云徕(上海)互联网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591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