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泵气体流速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56616.3 | 申请日: | 2021-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7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兴华;卢洪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伟瑞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7/06 | 分类号: | G05D7/06;G06V10/10;G06V10/774;G06K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谢明晖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气体 流速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控制泵气体流速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流速控制的技术领域,包括:获取气体信息以及标准气体流速信息;根据所述气体信息确定气体密度信息;结合所述标准气体流速信息以及所述气体密度信息进行计算分析,生成功率信息;根据所述功率信息对泵体的功率进行调节,获取调节后的实时气体流速信息,并控制显示所述实时气体流速信息。本申请具有提高泵体对气体流速的控制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流速控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控制泵气体流速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泵体是输送流体或使流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或气体,使液体或气体的能量增加。
现有的泵体在对气体的流速进行控制时,首先指定气体的标准流速,然后通过流量传感器实时监测气体在管道内的流速,当气体的流速低于或高于预设的标准流速时,工作人员调节增大或减小泵的输出量,以使得气体的流速满足于标准流速。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控制泵体的气体流速时,由于不同气体的自身密度不同,导致泵体在控制气体在管道内的流速也不同,因此在气体密度未知情况下,难以准确判断泵体的气体流速,从而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对泵体的输出功率进行调节,以调节管道内的气体流速,进而存在控制气体流速效率低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泵体对气体流速的控制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泵气体流速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泵气体流速的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控制泵气体流速的方法,包括:
获取气体信息以及标准气体流速信息;
根据所述气体信息确定气体密度信息;
结合所述标准气体流速信息以及所述气体密度信息进行计算分析,生成功率信息;
根据所述功率信息对泵体的功率进行调节,获取调节后的实时气体流速信息,并控制显示所述实时气体流速信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控制泵的气体流速时,首先获取气体样本,并根据气体样本确定气体信息,例如:获取到的气体样本为氧气,那么气体信息就包括氧气的密度信息,接着工作人员根据当前气体流速需求,设置标准气体流速信息,例如:标准气体流速信息为16.67L/min,然后结合当前气体样本的气体密度信息以及标准气体流速信息进行计算分析,确定泵体的输出功率,使得泵体在对气体进行抽取时,在最短时间内将气体的流速达到标准气体流速信息,最后检测当前泵体的实时气体流速信息,并将实时气体流速信息显示于终端,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查看,从而提高了泵体对气体流速的控制效率。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气体信息确定气体密度信息,包括:
采集所述气体信息的环境信息,所述环境信息包括:环境温度信息以及环境气压信息;
基于对所述环境信息进行分析,生成气体密度信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气体密度信息进行确定是,环境信息易影响气体信息检测的准确度,因此温度传感器及压强传感器,采集当前环境的温度以及压强,从而减少气体密度因外界环境而导致的测量误差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采集所述气体信息的环境信息,所述环境信息包括:环境温度信息以及环境气压信息,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环境温度信息的温度异常是否会引发所述环境气压信息的气压异常及特定危害的异常;
若所述环境温度信息的温度异常会引发所述环境气压信息的气压异常和/或特定危害的异常,则生成环境异常信息,并将所述环境异常信息传输至终端,以控制显示所述环境异常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伟瑞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伟瑞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566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学镜片批量高效清洗设备
- 下一篇:一种养殖场蛋鸡粪的综合利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