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试剂和用于提高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试剂检测准确度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51980.0 | 申请日: | 2021-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6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姜玫;葛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瀚海新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43 | 分类号: | G01N33/543;G01N21/82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4 | 代理人: | 赵孟琴 |
地址: | 430075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高科园三路9号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乳 增强 免疫 试剂 用于 提高 检测 准确度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试剂检测准确度的方法,当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试剂为包被抗体检测抗原的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试剂,制备R2试剂时,成倍增加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试剂中的目的抗体的投料量;当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试剂为包被抗原检测抗体的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试剂,制备R2试剂时,成倍减少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试剂中的目的抗原的投料量。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改善检测的临床相关性,提高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试剂的准确性,可以广泛应用于各项胶乳免疫比浊检测项目中。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试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体外诊断试剂盒开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关于一种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试剂和用于提高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试剂检测准确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体外诊断领域,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试剂是一种用于定量检测的产品,按照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指导原则要求,准确度评估资料是评价拟上市产品有效性的重要依据,也是产品注册所需重要申报资料之一。我们通常采用方法学比对实验来评价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试剂盒的准确度,具体内容就是与参考方法或临床上公认质量较好的已上市产品(以下简称参比试剂)进行比对。
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试剂有时也被称为胶乳增强免疫比浊试剂,原理是,选择一种大小合适,均匀一致的胶乳微球吸附或者交联抗体(或抗原),当遇到相应抗原(或抗体)时,则发生聚集,出现浊度变化,单个胶乳微球在入射光波长之内,光线可透过,当两个或多个胶乳颗粒凝聚时,则使透射光减少,这种减少的程度在一定范围内与胶乳凝集成正比,故而与被测样本中的目标抗原(或抗体)浓度成正比,所以通过测定特定波长的反应体系吸光度,参照校准曲线即可计算出样本中待检测抗原(或抗体)的含量。
与其他检测方法相比,胶乳免疫比浊法通量大,耗时短,可实现自动化,减少人为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同时具备良好的灵敏度及准确度。因此,胶乳免疫比浊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试剂准确度高低,直接表现在,与参比试剂比对结果上,两款产品同时测定临床样本时,利用两份样本测定值进行相关系数计算,如果r≥0.975(或者r2≥0.95),则认为选择的数据范围合适,数据满足要求。这也就是本申请提及的临床相关性,好与不好的判断标准。
目前,提高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试剂准确度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改变致敏微球厂家或提高胶乳粒径,或者直接提高试剂盒缓冲体系中促聚剂的品种与量,例如,相应的减少或者增加PEG的量,或者添加表面活性剂,阻断剂等成分,但是这样方法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PEG浓度过高时,会引起比较强的非特异性反应,会直接影响灵敏度测试。还有一些方法,更换缓冲液种类,改变pH值,调节抗体种类,加入一些裂解液,有的时候也会有效果;有的时候收效甚微,可能就会被困扰住,所以找到一种普适的方法,提高试剂的准确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普适的用于提高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试剂准确度的方法,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试剂开发的过程中,当改变R1的缓冲对种类、PEG浓度、盐浓度、R2的偶联工艺、微球的投料量等均无较明显改善实际临床相关性的效果时,可考虑成倍数增加或减少核心抗原、抗体的投料量。
经过实验验证,在胶乳免疫比浊R2试剂的偶联过程中,包被抗原时,在临床相关性不佳的时候,可适当成倍减少抗原的包被量,能非常明显提高试剂检测结果的临床相关性;包被抗体时,在临床相关性不佳的时候,可适当成倍增加抗体的包被量,能非常明显提高试剂检测结果的临床相关性,提高检测的准确度,与抗原抗体反应动力学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提高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试剂与参比试剂临床相关性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瀚海新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瀚海新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519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