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电缆罩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51551.3 | 申请日: | 2021-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7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宗晟;孙宝岗;伍立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市新立织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1/00 | 分类号: | D03D11/00;D03D21/00;D03D1/00;D03D15/267;D03D15/275;B29C45/1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李德溅 |
地址: | 214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编织 复合材料 电缆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电缆罩预制体,其特征在于:该预制体选用碳纤维层和玻璃纤维层、采用三维编织技术制备碳玻混杂2.5D编织预制体;该预制体采用提花机进行编织,包括以下步骤:a、依据电缆罩的尺寸、厚度,对电缆罩的结构进行设计,得到电缆罩沿预制体厚度方向的纱线排布工艺参数;b、沿预制体厚度方向在提花机上进行混杂经纱排布,混杂经纱排布顺序为:下层为碳纤维层、中层为玻璃纤维层、上层为碳纤维层;c、从与预制体厚度垂直的方向引入所需纬纱,每一经纱对应层插入相同材料参数的纬纱进行编织,编织完成后得到电缆罩预制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电缆罩预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的混杂经纱排布顺序中的下层的碳纤维层、中层的玻璃纤维层、上层的碳纤维层的厚度之比为1-2:5-9: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电缆罩预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的碳纤维层采用碳纤维T300、碳纤维T700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步骤b中的玻璃纤维层采用型号为SC8-24X1和/或CR18-5的玻璃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电缆罩预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的编织是在提花织机上进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电缆罩预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的编织的基础结构为浅交弯联2.5D,经纱和纬纱按照一上一下平纹进行交织。
6.一种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电缆罩,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电缆罩预制体的基础上,将电缆罩预制体定形、合模、预热后,采用树脂传递模塑成型技术固化得到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电缆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电缆罩,其特征在于:该电缆罩的具体制备方法为:d、将双马树脂搅拌均匀、消泡,得到树脂溶液;e、将电缆罩预制体铺入复合模具下槽体并裁剪为设定的规格,采用丙酮进行电缆罩预制体的定形,盖上复合模具上盖板合模后放入烘箱中进行预热;f、从烘箱中拿出复合模具,注入树脂溶液,采用树脂传递模塑成型技术使得定形的电缆罩预制体浸渍树脂溶液,经固化后得到碳玻混杂增强双马树脂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电缆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电缆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的预热温度为50-65℃;所述步骤f中的浸渍是在20-30℃的温度下浸渍电缆罩预制体10-20min;所述步骤f中的固化是在230-250℃的温度下固化6-10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电缆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f中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电缆罩的长度为30-40mm、宽度为10-15mm、厚度为1.5mm±0.2mm。
10.根据权利要求7-9所述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电缆罩,其特征在于:该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电缆罩在航空装备领域中的应用、在深海装备领域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市新立织造有限公司,未经宜兴市新立织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5155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