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eSIM的无线重联宽带数据传输设备通信单元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550174.1 申请日: 2021-12-17
公开(公告)号: CN114421985A 公开(公告)日: 2022-04-29
发明(设计)人: 杨居丰;汪洋;刘焱欣;张志豪;陈松;王宇飞;魏军;孙宝钢;李辉;蔺伟;李月明;刘畅;王丞;窦垭锡;郭强亮;刘运;闫晓宇;李春铎;白晓楠;李旭;李毅;王巍;张哲;周晓智;姜宏敏;崔明星;周瑞文;韩策;于进;王尧;王茜茹;祝远征;孟昭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华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锐驰国铁智能运输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4B1/3816 分类号: H04B1/3816;H04B1/3822
代理公司: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代理人: 郑立明;韩珂
地址: 100081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于 esim 无线 宽带 数据传输 设备 通信 单元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eSIM的无线重联宽带数据传输设备通信单元,包括:eSIM芯片、转接板以及通信单元板卡;其中,所述eSIM芯片固定在所述转接板上,所述转接板可插拔的安装在所述通信单元板卡的eSIM插座上。通过基于eSIM的无线重联宽带数据传输设备通信单元,不仅彻底解决了SIM卡在振动环境下出现不识别卡的问题,同时通过采用转接板的灵活接插方式,避免了软SIM卡的不便于维护和存在网络安全风险两大弊端,保障了通信模块与SIM卡之间通信的可靠性,从而更好的保障两万吨重载组合列车的安全开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eSIM的无线重联宽带数据传输设备通信单元。

背景技术

SIM卡是数字蜂窝移动电话的用户识别卡,全称是“用户识别模块”。移动电话机与SIM卡共同构成移动通信终端设备。无论是GSM系统还是CDMA系统,数字移动电话机用户在“入网”时会得到一张SIM卡。SIM卡是一个在内部包含有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卡片,卡片内部存储了数字移动电话客户的信息、加密密钥等内容,它可供网络对客户身份进行鉴别,并对客户通话时的语音信息进行加密。SIM卡的使用,完全防止了并机和通话被窃听行为,并且SIM卡的制作是严格按照国际标准和规范来完成的,它使客户的正常通信得到了可靠的保障。SIM卡在系统中的应用,使得卡和手机分离,一张SIM卡唯一标识一个客户。

SIM卡卡座弹片和SIM卡触片都是铜基材+镀镍层+镀金层,这是电连接器行业主流的工艺。镀金层很薄,存在很多微孔,业内通过有机物封堵剂堵住微孔,隔断镍层与空气接触,但时间长了之后还是长出少量氧化膜蔓延在金属表层,使金属失去光泽。模块或SIM卡使用的时间越久,镀层磨损越严重,表面产生的氧化物越多,出现故障的几率越大。另外触片不是绝对平整的,金属层的硬度很小,卡座弹片和SIM卡触片是通过若干个小微丘接触导通的。车载振动环境会引起SIM卡座弹片与SIM卡触片产生微动摩擦,将弹片和SIM卡触片的镀金层表面的氧化膜、灰尘等物质推至弹片接触区域,从而割断电信号,导致不识别卡的故障。此时若重装SIM卡,弹片将异物推开,恢复接触,故障消失。甚至可能因微动摩擦将异物推开,即出现运行中自动恢复的情况。急剧降温时,异物变硬,更容易顶起弹片,割断电信号,从而使不识别卡的故障集中爆发。

无线重联宽带数据传输设备已成为重载铁路运输的基础装备,为重载列车开行提供了科技支持和设备保障,其通信可靠性和稳定性极大影响着重载组合列车的安全运行,单网中断至前方两万吨车站仍不恢复就会进行分解,严重影响运输效率。

经过数据分析,设备单网中断长时间不恢复的主要原因是SIM卡不识别。无线重联宽带数据传输设备通信单元弹片式连接方式的SIM卡在振动环境下出现不识别卡的故障无法从根本上彻底消除,只能通过定期清洁或增加干性润滑膜的方式来缓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eSIM的无线重联宽带数据传输设备通信单元,采用eSIM卡方案,保障通信模块与SIM卡之间通信的可靠性,从而更好的保障两万吨重载组合列车的安全开行。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eSIM的无线重联宽带数据传输设备通信单元,包括:eSIM芯片、转接板以及通信单元板卡;其中,所述eSIM芯片固定在所述转接板上,所述转接板可插拔的安装在所述通信单元板卡的eSIM插座上。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采用eSIM卡方案,不仅彻底解决了SIM卡在振动环境下出现不识别卡的问题,同时通过采用转接板的灵活接插方式,避免了软SIM卡的不便于维护和存在网络安全风险两大弊端,保障了通信模块与SIM卡之间通信的可靠性,从而更好的保障两万吨重载组合列车的安全开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华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锐驰国铁智能运输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华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锐驰国铁智能运输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501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