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炭黑浆料换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49571.7 | 申请日: | 2021-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6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南飞;卢爱平;王明贺;陈辰;陈家树;史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恒诚硅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0 | 分类号: | F28D7/00;F28F9/12;F28F9/26;F28F19/02;F28G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王亚琼 |
地址: | 214192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炭黑 浆料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炭黑浆料换热装置,其属于白炭黑生产领域,包括罐体和换热组件,罐体包括自上向下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封盖、筒体和第二封盖,第一封盖上开设有物料进口,第二封盖上开设有物料出口,筒体的底部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筒体的顶部的一侧设置有出水口;换热组件设置于筒体内,换热组件包括多个管路,多个管路包括至少一个进气管、至少一个出气管和多个换热管,多个管路于筒体内均匀分布,相邻管路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蒸气能够沿多个方向流动,保证换热均匀,防止白炭黑浆料形成凝胶,避免堵塞。管路的外壁上涂覆有耐腐蚀层,能够避免管路腐蚀,提高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白炭黑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白炭黑浆料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白炭黑作为一种环保、性能优异的助剂,主要用于橡胶制品、纺织、造纸、农药、食品添加剂等领域。现在工业化生产中,白炭黑生产方法主要有沉淀法和气相法两种,其中沉淀法比较常用,其主要原料为石英砂、纯碱、工业酸和二氧化碳等。沉淀法又分酸法、溶胶法、碳化法等许多不同的具体方法。
酸法生产白炭黑,是将可溶性硅酸盐与硫酸(或者其它酸)一起反应,当反应液达到某一PH值时停止加酸反应,进行陈化,然后过滤并用水多次反复洗涤,脱除硫酸钠后,经干燥、粉碎后得到成品。
在对白炭黑浆料进行洗涤时,由常温水进行物料洗涤,水洗后的成品吸油量指标偏低,因此现有技术中,在对白炭黑浆料进行洗涤时,大都通过管式换热器换热,以达到对浆料和洗涤水升温的目的,提高水洗效果。
现有的管式换热器包括多个换热管,介质在换热管内沿单向流动,使得白炭黑浆料换热不均匀,导致白炭黑浆料在换热器内部管道形成凝胶,粘结在管道内壁,造成堵塞。此外,白炭黑浆料中有大量硫酸钠,容易腐蚀换热器的管壁,导致漏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炭黑浆料换热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换热不均匀且管壁易腐蚀的技术问题。
如上构思,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白炭黑浆料换热装置,包括:
罐体,包括自上向下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封盖、筒体和第二封盖,所述第一封盖上开设有物料进口,所述第二封盖上开设有物料出口,所述筒体的底部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所述筒体的顶部的一侧设置有出水口;
换热组件,设置于所述筒体内,所述换热组件包括多个管路,多个所述管路于所述筒体内均匀分布,相邻所述管路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多个所述管路包括至少一个进气管、至少一个出气管和多个换热管,所述管路的外壁上涂覆有耐腐蚀层。
其中,多个所述管路沿第一方向排布形成一排,多排所述管路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每排所述管路两两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管连通,相邻两排所述管路中,相邻两个所述管路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管连通。
其中,相邻两排所述管路相间排布,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其中,所述进气管设置有一个,所述出气管设置有一个,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分别位于所述筒体的径向的两端。
其中,多个所述管路绕所述筒体的周向排布形成一圈,多圈所述管路由外向内层层排布,每圈所述管路两两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管连通,相邻两圈所述管路中,沿径向相邻两个所述管路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管连通。
其中,位于最外层的一圈所述管路为所述进气管,位于最内层的一圈所述管路为所述出气管。
其中,所述筒体的上部设置有上水排气口,所述上水排气口高于所述出水口。
其中,所述筒体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封盖与所述第一安装板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为多孔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恒诚硅业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恒诚硅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95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辅助抑菌消炎精华液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