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助留助滤剂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49368.X | 申请日: | 2021-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505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新;杨文杰;董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绿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H21/10 | 分类号: | D21H21/10;D21H17/69;D21H17/68;D21H17/07;D21H17/11;D21H17/14;D21H1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0 | 代理人: | 宋飞燕 |
地址: | 31140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助滤剂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助留助滤剂,其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阳离子改性膨润土48~52份,定着剂10~11份,阳离子硅溶胶2~4份,助剂1~3份;其中,所述定着剂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二甲基乙酰胺3.60~3.75份,己二胺0.25~0.30份,环氧氯丙烷3.26~3.42份。本发明通过优化定着剂的配方,并通过阳离子改性膨润土、定着剂、阳离子硅溶胶和助剂之间的协同作用,以形成多元助留助滤系统,不仅能达到较好的助留助滤效果,避免造纸过程中细小纤维和填料的流失,还能降低造纸中压榨和干燥阶段的脱水量,进而达到节约白水用量、减轻污水处理负荷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造纸助剂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助留助滤剂。
背景技术
经长期的应用试验表明,目前纸机的首程留着率一般只80%左右,一些产品档次低的纸机的首程留着率更低,这是由于细小纤维及填料等物质未留在纸上成为产品。这些细小纤维和填料流失到造纸废水中,随着废水排放掉。这样主要会造成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细小纤维和填料的流失,造成了造纸原料的浪费,提高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流失掉的物质随着废水排放到环境中,造成了环境的污染。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纸和纸板的产量和消费量逐年增加,纸浆的消费量也跟着增长,2005年纸浆的消耗量达到了5200万吨。如果这些纸浆全部使用木浆,将给森林和环境资源带来巨大的负担。并且,由于环保法规的加强,目前的草类制浆也受到限制。所以,废纸回用制浆越来越受到重视。2005年,废纸浆使用量达到了2900万吨,其中大部分是进口,达到了1703万吨。
现有的废纸本身含有很多的细小的纤维,而且在制浆过程中,纸浆纤维又受到制浆设备的剪切破坏,也产生了很多细小的纤维。这些细小纤维在造纸过程中,大部分不能留在纸上,而是随着白水流走了。目前,国内外主要使用助留剂减少细小纤维和填料的流失,这些助留剂以单元助留剂居多,较少使用双元助留剂。但是,这些技术都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细小纤维和填料流失到废水中,流失到废水中的细小纤维和填料的量仍不可忽视。一般情况下,随着白水流走的细小纤维占造纸原料总量的2%以上,给造纸成本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并且这些流掉的细小物质给污水处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助留助滤剂,其通过优化滤水、留着和匀度三者之间的关系,解决了造纸过程中细小纤维和填料的流失问题,从而达到了节约白水用量、减轻污水处理负荷的目的。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助留助滤剂,所述助留助滤剂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阳离子改性膨润土48~52份,定着剂10~11份,阳离子硅溶胶2~4份,助剂1~3份;其中,所述定着剂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二甲基乙酰胺3.60~3.75份,己二胺0.25~0.30份,环氧氯丙烷3.26~3.42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在定着剂中,由二甲基乙酰胺、己二胺和环氧氯丙烷组成的多元助留系统更加稳定,其能与制浆中的纤维的羟基有效结合,使纤维排布更加紧密同时对细小纤维和填料起到包覆作用,从而对纸页的成型起到积极作用,提高细小纤维及填料的留着率;同时,阳离子改性膨润土具有表面正电荷密度高、微观结构分散程度好的优点,能在细小纤维及填料等物质的污染下,限制细小纤维及填料的渗出而促进其他液体的滤出,起到较好的助滤效果;另外,通过阳离子硅溶胶与阳离子改性膨润土、定着剂相结合,形成多元助留助滤系统,并辅以助剂促进这些有效成分在纸浆中的分散相容,不仅能达到较好的助留助滤效果,还能降低造纸中压榨和干燥阶段的脱水量,进而达到节约白水用量、减轻污水处理负荷的目的;综上所述,通过优化定着剂的配方,并通过阳离子改性膨润土、定着剂、阳离子硅溶胶和助剂之间的协同作用,以形成多元助留助滤系统,不仅能达到较好的助留助滤效果,避免造纸过程中细小纤维和填料的流失,还能降低造纸中压榨和干燥阶段的脱水量,进而达到节约白水用量、减轻污水处理负荷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绿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绿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93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防堵排渣结构
- 下一篇:一种高频冲击波驱鸟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