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雨污水排污管道用淤泥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48595.0 | 申请日: | 2021-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2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李一凰;张悦;马成英;黄涛;姜兴玉;崔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方瑞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12 | 分类号: | B01D46/12;B01D46/30;B01D46/62;F23J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众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22 | 代理人: | 李志男 |
地址: | 810000 青海省西宁市青***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污水 排污 管道 淤泥 处理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雨污水排污管道用淤泥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处理箱,固定连接在处理箱顶部左侧的焚烧筒,所述处理箱顶部左侧的前侧与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柱,所述竖柱内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滤盒,所述滤盒的底部位于焚烧筒的顶部,所述滤盒内腔的底部横向固定连接有滤板,所述滤板的内部填充有无烟煤滤料,所述滤板的顶部设置有滤芯。本发明达到可以对烟气进行过滤的效果,该基于雨污水排污管道用淤泥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淤泥焚烧装置在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烟气,而这些烟气不仅对周围的空气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还会对操作员的呼吸道造成了影响了,使操作员的工作环境质量得不到保障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雨污水排污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雨污水排污管道用淤泥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雨污水在排污时需要用到淤泥处理装置,而淤泥处理是对污泌泥进行处理、固化、脱水、稳定、干化或焚烧的加工过程,淤泥焚烧装置是其中的一种,但现有的淤泥焚烧装置在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烟气,而这些烟气不仅对周围的空气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还会对操作员的呼吸道造成了影响了,使操作员的工作环境质量得不到保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雨污水排污管道用淤泥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具备可以对烟气进行过滤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淤泥焚烧装置在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烟气,而这些烟气不仅对周围的空气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还会对操作员的呼吸道造成了影响了,使操作员的工作环境质量得不到保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雨污水排污管道用淤泥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处理箱;
固定连接在处理箱顶部左侧的焚烧筒;
所述处理箱顶部左侧的前侧与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柱,所述竖柱内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滤盒,所述滤盒的底部位于焚烧筒的顶部,所述滤盒内腔的底部横向固定连接有滤板,所述滤板的内部填充有无烟煤滤料,所述滤板的顶部设置有滤芯,所述滤芯的两侧均与滤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滤盒的顶部开设有出气口,所述滤盒的底部开设有进烟口,所述处理箱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用于移动处理箱的结构。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用于移动处理箱的结构是均固定连接在处理箱两侧的传动箱,所述传动箱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两侧均与传动箱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横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齿板,所述传动箱内腔背面底部的两侧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外侧与齿板啮合,所述齿轮的内侧设置有长条齿块,所述长条齿块的外侧与齿轮啮合,所述长条齿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固定和连接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底部延伸至传动箱的底部。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气缸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外侧与传动箱的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部与横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传动箱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滑轨,所述横板的两侧均滑动连接在滑轨的内部。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滤芯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竹炭贴,所述竹炭贴配合滤芯使用。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滤芯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滤块,所述连接滤块的底部与滤板固定连接。
S1:首先在焚烧时烟气就会通过进烟口进入到滤盒的内部,然后滤盒内部的滤板就会对其进行一次过滤,一次过滤的同时滤板内部的无烟煤滤料也会将烟气再次进化,然后烟气会向上飘,飘到滤芯上,滤芯对烟气进行二次过滤,然后其表面的竹炭贴对烟气进行二次净化,经过二次过滤和二次净化后的烟气通过出气口排出即可,达到可以对烟气进行过滤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方瑞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未经青海方瑞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85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