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同完井方式斜井地层破裂压力计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46855.0 | 申请日: | 202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60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尚锁贵;高科超;刘平礼;刘金明;高强勇;杜娟;马金鑫;陈祥;李骏;罗志锋;李年银;赵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E21B47/06;E21B49/00;E21B43/2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唐亭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同 方式 斜井 地层 破裂 压力 计算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同完井方式斜井地层破裂压力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目标油气田相关基础资料;S2:根据基础资料获取地层岩石基本参数;S3:根据所述步骤S2地层岩石基本参数计算现今地应力场;S4:根据完井类型建立斜井井周地应力计算模型,计算对应完井方式斜井井周应力场,确定井周主应力;S5:确定所述步骤S4主应力最小值,结合抗张强度理论,计算不同完井类型的斜井地层破裂压力Pf,本发明包括裸眼完井和射孔完井类型,考虑井斜角和井斜方位角计算地层破裂压力,为(酸)压裂施工参数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本发明方法计算简单快捷、适用范围广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增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同完井方式斜井地层破裂压力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酸)压裂技术是一种在油气田储层改造方面广泛应用的增产措施。(酸)压裂过程中裂缝起裂和扩展对增产效果十分重要,而对地层破裂压力的预测结果直接影响(酸)压裂方案设计。目前受地面复杂状况,斜井井型在国内外迅速发展,不同于直井破裂压力计算,斜井井斜角和井斜方位角会影响地层破裂压力计算。另外完井方式也会影响破裂压力预测结果。裸眼完井不需要下套管固井,一般用于产能较高的储层,海上油气田居多,而射孔完井需要下套管固井,射孔器射穿油气井管壁、水泥环和部分地层,这显然会降低地层破裂压力。
目前公开的破裂压力计算方法很多,但是针对性单一。有只针对裸眼完井定向井破裂压力计算的方法,如专利CN201711130402.3;有只针对裸眼完井直井的破裂压力计算方法,如专利CN202010126768.9;有针对套管射孔完井斜井破裂压力计算方法,如专利CN201811062388.2。但已有专利只能用于计算部分特殊完井方式和井型,未包含所有特殊完井方式和井型,不具有普遍适用性,例如裸眼完井的直井、斜井、水平井,套管射孔完井的直井、斜井、水平井,因此,综合考虑裸眼完井、套管射孔完井、直井、斜井、水平井等因素,建立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且计算简单的地层破裂压力计算方法,即一种不同完井方式斜井地层破裂压力计算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不同完井方式斜井地层破裂压力计算方法,能应对不同井型和针对不同完井方式进行针对性计算,具有普遍适用性,使用情况更全面。
本发明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不同完井方式斜井地层破裂压力计算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获取目标油气田相关基础资料;
步骤S2:根据基础资料获取地层岩石基本参数;
步骤S3:根据所述步骤S2地层岩石基本参数计算现今地应力场;
步骤S4:根据完井类型建立斜井井周地应力计算模型,计算对应完井方式的斜井井周应力场,确定井周主应力σi、σj、σk;
步骤S5:根据步骤S4的井周主应力,确定主应力的最小值σ3=mi n{σi,σj,σk},结合抗张强度理论,计算不同完井类型的斜井地层破裂压力Pf。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的基础资料包括地质资料、钻完井资料、录井资料、测井资料和试井资料。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的地层岩石基本参数包括:岩石密度、岩石静态泊松比、静态杨氏模量、岩石抗张强度、Bi ot系数、井斜角、井斜方位角、孔隙度、构造应力系数、地层孔隙压力;以上的地层岩石基本参数可以通过测井资料和岩石力学室内试验获取:
通过密度测井资料获取每个深度步长上的岩石平均密度ρb,单位g/c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西南石油大学,未经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68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