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复合酶制剂预处理的秸秆制浆方法及其在制备纸吸管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46844.2 | 申请日: | 202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25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7 |
发明(设计)人: | 王腾飞;黄迪;武玉康;孙晗;常德军;刘泽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鲁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D21C5/00 | 分类号: | D21C5/00;D21C3/02;D21C3/22;C12N9/24;C12N9/02;C12N9/08;C12N9/20;C12N9/18;C12N9/42;C12N9/88 |
代理公司: | 济南竹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0 | 代理人: | 邱燕燕 |
地址: | 2503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复合 酶制剂 预处理 秸秆 方法 及其 制备 吸管 中的 应用 | ||
1.一种采用复合酶制剂预处理的秸秆制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秸秆挤压、清洗、晾干,润涨后加入复合酶制剂进行预处理,得秸秆粗浆;
(2)将秸秆粗浆过滤后得到的制浆原料,加水搅拌,再加入氢氧化钠和蒽醌,高温蒸煮,碱法制浆;
(3)将步骤(2)制得的浆料打浆后得秸秆造纸浆料;
在步骤(1)中采用的复合酶制剂包括: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漆酶、木素过氧化物酶、果胶酶和脂肪酶,以酶液的形式复配得到,所述复合酶制剂在复配时纤维素酶液、木聚糖酶液、漆酶液、木素过氧化物酶液、果胶酶液和脂肪酶液的体积比为(10~15):(30~41):(20~30):(45~55):(25~35):(15~25),所述纤维素酶液、木聚糖酶液、漆酶液、木素过氧化物酶液、果胶酶液和脂肪酶液的酶活均为9-11万U/mL;再加入复合酶制剂0.1~0.5wt%的鼠李糖脂;
在步骤(1)中所述复合酶制剂的加入量为秸秆干重的0.02~0.1%;
在步骤(1)中所述预处理为:46~49 ℃、pH4.5~5.0的条件下酶解7~8小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制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酶制剂在复配时纤维素酶液、木聚糖酶液、漆酶液、木素过氧化物酶液、果胶酶液和脂肪酶液的体积比为10:30:20:45:25:1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制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酶制剂在复配时纤维素酶液、木聚糖酶液、漆酶液、木素过氧化物酶液、果胶酶液和脂肪酶液的体积比为13:35:25:50:30:2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制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酶制剂在复配时纤维素酶液、木聚糖酶液、漆酶液、木素过氧化物酶液、果胶酶液和脂肪酶液的体积比为15:40:30:55:35:25。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秸秆制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酶液、木聚糖酶液、漆酶液、木素过氧化物酶液、果胶酶液和脂肪酶液的酶活均为10万U/mL。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制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条件之一项或多项:
i. 步骤(1)加入复合酶制剂后在预处理体系中各酶的酶活为:纤维素酶10~15 U/mL、木聚糖酶30~41 U/mL、漆酶20~30 U/mL、木素过氧化物酶45~55 U/mL、果胶酶25~35 U/mL和脂肪酶15~25 U/mL;
ii. 步骤(1)中所述润涨是加水浸润1~2天;
iii. 步骤(2)中所述氢氧化钠加入量为秸秆干重的0.5%~10%,所述蒽醌的加入量为秸秆干重的0.005%~0.1%;
iv. 步骤(3)所述打浆在打浆度为40±2°SR停止打浆;
v. 步骤(3)中所得秸秆造纸浆料的得浆率为42.1~42.7%,白度为30.5~33.8%,抗张指数为85.62~93 N·m/g,湿抗张指数为1.21~1.53 N·k/g。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秸秆造纸浆料在制备纸吸管中的应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是将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秸秆造纸浆料进行抄纸,在抄纸过程中加入施胶剂烷基烯酮二聚体(AKD)与湿强剂聚酰胺聚胺-表氯醇树脂(PAE),后进行抄纸得吸管纸;将吸管纸沿纸吸管机方向分切为矩形纸条,通过单缝纸吸管成型设备将吸管纸进行部分搭边,在热风或超声波作用下将搭边部分粘合,制备纸吸管。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胶剂烷基烯酮二聚体的用量为秸秆造纸浆料的0.25~0.30wt%;湿强剂聚酰胺聚胺-表氯醇树脂的用量为秸秆造纸浆料的0.50~1.00wt%。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胶剂烷基烯酮二聚体的用量为秸秆造纸浆料的0.30wt%;湿强剂聚酰胺聚胺-表氯醇树脂的用量为秸秆造纸浆料的0.75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鲁工业大学,未经齐鲁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684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