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546532.1 申请日: 2021-12-16
公开(公告)号: CN114146118B 公开(公告)日: 2023-10-27
发明(设计)人: 张倍瑜;张丙奎 申请(专利权)人: 张倍瑜
主分类号: A61K36/70 分类号: A61K36/70;A61K9/06;A61K41/10;A61K47/44;A61P31/22
代理公司: 北京惠科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81 代理人: 瞿晓晶
地址: 330038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 国省代码: 江西;3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带状疱疹 外用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提出了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药学技术领域。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外用制剂,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葎草5‑30份、柴胡1‑5份、杠板归5‑15份、山豆根5‑10份、香油30‑50份和蜂蜡2‑4份。本发明配方协调得当,葎草、杠板归、山豆根、香油和蜂蜡能够起到清热解毒之效,用于治疗湿热或邪毒所致之症;以柴胡起到消解肝火和疏肝理气之效,用于肝火旺盛所致之症。本制剂综合各药药性,以该配比,能够共同起到祛湿除热、拔除毒邪、通气活血和降火疏肝之效,进而根治带状疱疹。此外,将诸药与香油混合涂抹患处,有效成分能迅速被吸收,而且直达病灶,达到止痛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带状疱疹是疱疹中最常见的类型,是由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皮肤传染病。它在儿童中主要的表现为长水痘,但是在中老年人中的带状疱疹患病率最高,虽然没有明显的皮损,但是会有严重的神经痛,病毒沿神经走行的路线蔓延的很迅速,带状疱疹在春秋季节的患病率最高,带状疱疹主要是由自身抵抗力下降等原因造成的。

据报导,带状疱疹发病率为人群的1.4~4.8‰之间,约有20%的患者遗留有神经痛。50岁以上老年人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主要人群,约占受累人数的75%左右。在北美和欧洲地区,超过95%的青壮年呈VZV血清反应阳性,因此有患带状疱疹的风险,带状疱疹的年化发病率大约为3.4/1000;50岁以上人群中带状疱疹患病率陡然上升,到90岁年龄组患病率大约可达到11/1000。该病目前已成为医学界的疼痛难题,是中老年人健康潜在的杀手。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neuralgia,PHN)是最常见的带状疱疹慢性并发症,也是最常见的感染后神经痛类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一种复合性神经病理性疼痛,这种疼痛是带状疱疹侵袭期外周神经持续损伤的直接结果,在带状疱疹急性期可观察到从皮肤至脊髓的神经组织都会发生病理性损伤。临床上认为带状疱疹皮损治愈后在原发疱疹部位出现的持续性的自发痛、轻触痛和感觉异常,且持续1个月以上者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表现为局部阵发性或持续性的剧烈的顽固性疼痛,如灼痛、刺痛、跳痛、刀割痛、闪电痛、撕裂痛、摩擦痛、虫咬痛、紧痛、痒痛等,患者多有痛觉过敏和痛觉异常,风吹、轻触即可引起疼痛,而且疼痛可持续数周、数月甚至数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并可导致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据报道带状疱疹患者中有9~18%发展为PHN,并且PHN的发生是年龄依赖性的:随年龄的增加发病率也增加,年龄大于60岁人群年龄组发病率明显增加。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主要包括三种疼痛类型:1、激惹触痛型,临床表现以对痛觉超敏感为特征,轻轻的触摸即可产生剧烈的难以忍受的疼痛;2、痹痛型,临床表现以浅感觉减退和痛觉敏感为特征,触痛明显;3、中枢整合痛型,临床上可兼有以上两型的表现,由中枢继发性敏感化异常为主要特征,患者在就诊时将疼痛形象地描绘为火烧样痛、撕裂样痛、针刺样痛、刀割样痛、闪电样痛、绳索捆绑样绷紧痛等。

带状疱疹中医称为缠腰龙或缠龙火丹主要是湿热火毒发于肌肤和气滞血瘀两方面,发病的关键在于“毒”。临床表现主要是疼痛及皮肤的改变,所以如何更快止痛是非常重要和迫切的。

病因人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惟一宿主,病毒经呼吸道黏膜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发生水痘或呈隐性感染,以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者颅神经感觉神经节内。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如创伤、疲劳、恶性肿瘤或病后虚弱等)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潜伏病毒被激活,沿感觉神经轴索下行到达该神经所支配区域的皮肤内复制产生水疱,同时受累神经发生炎症、坏死,产生神经痛。

目前对于带状疱疹的治疗多是采用西药止痛、营养神经及抗病毒治疗,但是西药副作用大、止痛效果不佳、抗病毒疗效不确切且对于身体大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引起不适。因此,急需一种对于带状疱疹治疗效果好且能够根治的制剂。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倍瑜,未经张倍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65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