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机干扰弹投放器检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46025.8 | 申请日: | 2021-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81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刘铁柱;黄海;张宏辉;黄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贵州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遵义浩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2 | 代理人: | 黄明 |
地址: | 561018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机 干扰 投放 检测 系统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机干扰弹投放器检测系统,包括电源、飞机干扰弹投放器、检测计算机、离散量键控板,所述飞机干扰弹投放器包括投弹控制器、弹匣一和弹匣二,弹匣一和弹匣二均与投弹控制器连接,投弹控制器与电源、检测计算机、离散量键控板均电连接,所述检测计算机内设有检测软件。本发明能快速地对飞机干扰弹投放器的各项功能和性能指标进行检测,为飞机干扰弹投放器装机后的正常工作提供了技术保障,能帮助机务人员快速准确地找到发生故障的部件,节省了机务人员排查故障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检测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机干扰弹投放器检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飞机电子战对抗领域,飞机干扰弹主要用于干扰敌方雷达或红外制导的武器系统。飞机干扰弹投放器主要由投弹控制器和弹匣I、Ⅱ组成,投放器与威胁告警系统、飞机电子飞行仪表系统构成一套电子战对抗系统。飞机干扰弹投放器是飞机在实战模拟对抗训练中,规避对手雷达、制导武器攻击的重要设备。在地面为了保障飞机干扰弹投放器装机前工作正常,需要在试验室对该干扰弹投放器的性能指标如:系统交联逻辑、投弹点火脉冲电流大小、脉冲宽度、反应时间、投弹时间间隔参数等进行全面的检测。另外在地面维护期间,投弹器部件发生故障时,也需要及时对部件的指标进行复查,达到及时更换故障部件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飞机干扰弹投放器检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一种飞机干扰弹投放器检测系统,包括电源、飞机干扰弹投放器、检测计算机、离散量键控板,所述飞机干扰弹投放器包括投弹控制器、弹匣一和弹匣二,弹匣一和弹匣二均与投弹控制器连接,投弹控制器与电源、检测计算机、离散量键控板均电连接,所述检测计算机内设有检测软件,所述离散量键控板上设有投弹按钮、按键信号采集端子、起落架收起模拟开关和电源开关,所述投弹按钮包括方式一投弹按钮、应急投弹按钮、方式三投弹按钮。
以上所述飞机干扰弹投放器检测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启动检测计算机运行检测软件,按软件运行流程设备进入检测状态,启动电源,投弹控制器将工况数据反馈给检测软件,检测软件收到工况数据后,开始刷新软件的指令解析文本;
(2)接通离散量键控板上的起落架收起模拟开关,模拟飞机起飞后收上起落架的状态,点击检测软件上的允许投弹控制功能键,点击检测软件上的投弹方式切换键,将飞机干扰弹投放器的投弹方式切换成方式一,按压离散量键控板上的方式一投弹按钮,飞机干扰弹投放器开始按方式一程序投弹,检查软件运行画面投弹数据变化情况,检查指令解析文本的工况数据变化情况;
(3)检查飞机干扰弹投放器的方式二模式,通过点击软件运行画面上的投弹方式切换键,切换干扰弹投放器的投弹方式至方式二,点击软件运行画面上的威胁发送功能键,模拟敌方雷达制导导弹攻击飞机的状态指令,此时飞机干扰弹投放器开始按威胁等级,方式二投放干扰弹,检查软件运行画面投弹数量变化和指令解析文本的工况状态变化;
(4)检查飞机干扰弹投放器的方式三模式,按压方式三投弹按钮,检查软件运行画面上投弹数量的变化和指令解析文本的工况状态变化情况。
为便于对点火脉冲电流、反应时间的检测,所述投弹控制器上连接有假性负载板,所述假性负载板与示波器上的采样笔二连接,所述离散量键控板与示波器上的采样笔一连接。
以上所述的飞机干扰弹投放器检测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检查飞机干扰弹投放器的点火脉冲电流指标:断开投弹控制器与弹匣一和弹匣二的连接,接通假性负载板,将示波器的采样笔二与假性负载板上的投弹信号采集跳线端子连接,投弹信号采集跳线端子与假性负载板上的功率电阻并联,启动示波器,将示波器的信号触发方式设置为上升沿触发,将飞机干扰弹投放器的投弹方式设置为方式一,按压方式一投弹按钮,投弹控制器上的投弹点火电流,通过电缆传递至功率电阻上,示波器通过投弹信号采集跳线端子获得假性负载板上的投弹脉冲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贵州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航贵州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60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