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线电缆的耐磨性能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44002.3 | 申请日: | 202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34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尚巧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扬子线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04;G01N3/56 |
代理公司: | 滁州市明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206 | 代理人: | 汤畅阳 |
地址: | 239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线电缆 耐磨 性能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线电缆的耐磨性能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座,安装座上表面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架,支撑架相对侧开设有限位槽并通过该限位槽滑动连接有滑动块一,滑动块一上设置有对电缆的耐磨性能反复进行测试的摩擦机构,摩擦机构包括固定在滑动块一上表面边缘的四个支撑柱,四个支撑柱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固定安装有检测块,检测块表面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壁对称设置有两个与电缆表面接触的接触片,两个支撑架上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夹具一,两个支撑架上设置有远离夹具一的一侧设置有夹具二。本发明具备自动化程度高,能够自由调节检测的长度,不同摩擦力进行检测的优点,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线电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电线电缆的耐磨性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人们日常的生活离不开电,而电的联通输送离不开电线电缆。一般需要在电线电缆外端面设置绝缘外护套,其主要作用是保护电缆不受周围环境影响而得以安全运行,同时使电缆中的导体与周围环境或相邻导体间相互绝缘。
由于电线电缆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受到摩擦,从而产生磨损,导致绝缘外护套内的电线电缆暴露在外接环境中,为了减少类似情况的发生,在绝缘外护套生产成型后,需要从中抽取部分对电缆的耐磨性进行检测,现有检测装置对线缆的耐磨检测依赖通过人工摩擦检验,无法进行持续反复的摩擦操作,对此提出一种用于电线电缆的耐磨性能检测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线电缆的耐磨性能检测装置,具备自动化程度高,能够自由调节检测的长度,不同摩擦力进行检测的优点,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线电缆的耐磨性能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表面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相对侧开设有限位槽并通过该限位槽滑动连接有滑动块一,所述滑动块一上设置有对电缆的耐磨性能反复进行测试的摩擦机构,所述摩擦机构包括固定在滑动块一上表面边缘的四个支撑柱,四个所述支撑柱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固定安装有检测块,所述检测块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壁对称设置有两个与电缆表面接触的接触片,两个所述支撑架上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夹具一,两个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远离夹具一的一侧设置有夹具二,所述夹具二底部固定连接有与两个支撑架限位滑动连接的滑动块二。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驱动摩擦机构反复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位于安装座上表面对称设置的两组固定板,两组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通孔并通过该通孔分别定轴转动连接有两个螺杆一,两个所述螺杆一靠近夹具一的一侧的输出轴均固定连接有两个齿轮,两个所述齿轮相互啮合,其中一个所述齿轮输出轴外接有动力源。
优选的,所述滑动块一靠近夹具一的一侧连接有圆柱一,所述圆柱一的外轮廓上套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两侧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内壁设置有配合螺杆一的螺纹槽,所述圆柱一的弧形轮廓上固定连接有拨动圆柱一转动的拨动柱。
优选的,所述滑动块一上表面开设有通孔并通过该通孔定轴转动连接有圆柱二,所述圆柱二的外轮廓上套设有定轴转动连接的转动片,所述转动片为U形,所述转动片内壁与拨动柱的外轮廓相抵,所述转动片弧形轮廓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二,所述圆柱二的位于转动片上鼓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上表面与连接杆二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一,所述连接杆一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二。
优选的,所述滑动块一靠近转动片一侧的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槽并通过该安装槽固定安装有充气筒,所述充气筒内设置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远离充气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便于转动片推动的推动头,所述弹簧一位于充气筒和推动头之间的外轮廓上套设有活塞推杆,所述充气筒内远离转动片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与充气筒连接处设置有单向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扬子线缆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扬子线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40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