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尺蠖强姬蜂繁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43987.8 | 申请日: | 202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810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郭萧;皇甫佳一;高冬梅;董毛村;唐宁;王武;钟巍然;刘科;唐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伍琴琴 |
地址: | 401329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尺蠖 姬蜂 繁育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尺蠖强姬蜂繁育方法领域,公开了一种尺蠖强姬蜂繁育方法,包括油桐尺蠖的繁育、尺蠖强姬蜂寄生以及尺蠖强姬蜂的批量繁育;将尺蠖强姬蜂寄生在油桐尺蠖幼虫内,油桐尺蠖幼虫化蛹后,待尺蠖强姬蜂羽化后进行尺蠖强姬蜂的批量繁育。本发明利用油桐尺蠖卵大规模繁育尺蠖强姬蜂,在发生油桐尺蠖虫害时,将其释放到发生油桐尺蠖危害的林区,实现绿色防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尺蠖强姬蜂繁育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尺蠖强姬蜂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油桐尺蠖(Buzura suppressaria Guenee)属鳞翅目尺蛾科,又名油桐尺蛾、量尺虫、大尺蛾,为我国林木业的重要害虫之一。该虫一年发生3-4代,且各龄期重叠现象严重。油桐尺蠖繁殖力强,幼虫食量大。以幼虫啃食作物叶片为害,大面积发生时,整片林木叶子被吃光,如同火烧,使树木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直接威胁了林木的生长与生存。油桐尺蠖危害寄主有油桐、桉树、油茶、茶树、柑桔、枇杷等植物,常在夏秋季节间歇性猖獗。近年来,该虫已逐渐成为我国四川、重庆、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广东等广大省份地区经济林木主要害虫之一。
油桐尺蠖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其中物理防治主要包括深翻灭蛹、人工挖蛹以及诱虫灯诱杀等,但是物理防治人工投入较大且效果不佳。化学防治主要是利用化学药剂杀虫,但是化学药剂的残留会为果蔬安全留下隐患。近年来,国内外在油桐尺蠖的生物防治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油桐尺蠖的天敌具体包括寄生蜂类、鸟类、核型多角体病毒等。目前已经商品化的油桐尺蠖天敌中,核型多角体病毒应用最为广泛,但病毒的释放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需要适宜的温湿度,因此在实际使用中受限颇多,效果不尽如人意。尺蠖强姬蜂(Cratichneumon sp.)属膜翅目姬蜂科,为油桐尺蠖的优势寄生蜂,然而目前缺少繁育尺蠖强姬蜂的相关研究,在油桐尺蠖虫害发生时,尺蠖强姬蜂的数量及种群密度通常无法达到要求。因此,亟需开发一种尺蠖强姬蜂的繁育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尺蠖强姬蜂繁育方法,以实现批量人工繁育,从而实现油桐尺蠖的有效生物防治。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尺蠖强姬蜂繁育方法,包括油桐尺蠖的繁育、尺蠖强姬蜂寄生以及尺蠖强姬蜂的批量繁育;将尺蠖强姬蜂寄生在油桐尺蠖幼虫内,油桐尺蠖幼虫化蛹后,待尺蠖强姬蜂羽化后进行尺蠖强姬蜂的批量繁育。
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实际应用时,本技术方案中,以油桐尺蠖生物防治的角度出发,筛选出尺蠖强姬蜂,尺蠖强姬蜂是油桐尺蠖的优势寄生蜂,但是发生油桐尺蠖危害时,尺蠖强姬蜂通常在空间和数量上都存在一定的限制,这不足以应对大规模危害的油桐尺蠖。但是行业内由于存在研究盲区,尺蠖强姬蜂的人工规模化繁育过程未见报道。基于此,本技术方案经过多年潜心研究以及课题组前期研究的经验,首次提出在室内可控条件下利用油桐尺蠖幼虫大规模繁育尺蠖强姬蜂,使尺蠖强姬蜂寄生在油桐尺蠖幼虫体内,随油桐尺蠖幼虫化蛹后,收集蛹放到孵化装置内进行统一羽化并收集尺蠖强姬蜂,操作简单方便,得虫率高。在发生油桐尺蠖虫害时,将其释放到发生油桐尺蠖危害的林区,实现绿色防控。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尺蠖强姬蜂寄生的油桐尺蠖幼虫为三龄幼虫。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研究,尺蠖强姬蜂用油桐尺蠖三龄幼虫寄生,经试验验证,相较于寄生于其他龄期的幼虫,其孵化率及羽化率更高,且羽化时间短。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尺蠖强姬蜂寄生阶段,尺蠖强姬蜂与油桐尺蠖幼虫的数量比为1:25-35。
本技术方案中,在尺蠖强姬蜂寄生阶段,通过对尺蠖强姬蜂与寄主(油桐尺蠖幼虫)数量的限定,能够保证有足够的寄主供尺蠖强姬蜂寄生,从而保证尺蠖强姬蜂的有效寄生。根据实验结果尺蠖强姬蜂单雌产卵量约为35-52粒,通过对雌蜂占比及雌蜂与油桐尺蠖幼虫的对应性综合考虑确定尺蠖强姬蜂:尺蠖幼虫1:25-35为最佳配比。未被尺蠖强姬蜂寄生的油桐尺蠖蛹将羽化为成虫,然后转油桐尺蠖饲养笼内喂养,并产卵进行重复繁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未经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39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