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配网三维可视化展示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43683.1 | 申请日: | 202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54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琼;李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H05K7/20;H05K7/14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雒盛林 |
地址: | 210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三维 可视化 展示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配网三维可视化展示系统,涉及三维可视化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底座、方形块、平板和散热组件,所述方形块设置在底座正上方,所述平板固定连接在方形块外表面,所述散热组件设置在凹口二内壁底部中轴处;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连接板,本发明通过散热组件,可将冷气分散成六股通过输冷管输送到固定板中,较为分散的冷气可对方形块内部更多的面积进行散热,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散热的效果,避免了冷气只会对方形块内部的一处进行散热,导致其他部位散热效果较差的情况出现,通过支杆,可对顶部的固定板进行固定的同时,还能对固定板所承受的力进行分担承受,也能对设置在其内侧的制冷装置进行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三维可视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配网三维可视化展示系统。
背景技术
当三维可视化平台内部的信息工作量较为庞大时,内部的温度就会逐渐升高,但目前所使用的散热方式,一般都采用风扇式的,这种散热方式效率较为单一,只能对一个固定方向进行散热,且自身也会散发出一定的热量,进而使散热效果大大降低,十分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配网三维可视化展示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配网三维可视化展示系统,通过,解决了现有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配网三维可视化展示系统,包括底座、方形块、平板和散热组件,所述方形块设置在底座正上方,所述平板固定连接在方形块外表面,所述散热组件设置在凹口二内壁底部中轴处;
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连接板、制冷装置、支杆、输冷管和固定板,所述制冷装置设置在连接板顶部中轴处,所述支杆固定连接在连接板顶部,所述输冷管固定连接在连接板底部,所述固定板设置在制冷装置正上方,所述输冷管顶部与固定板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板包括六角固块、圆形块和扇形限位块,所述固定板顶部开设有圆形槽,所述六角固块固定连接在圆形槽镍币底部,所述圆形块固定连接在六角固块顶部,所述扇形限位块固定连接在六角固块外表面与圆形槽内壁相互靠近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圆形槽内壁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数量为六个,六个所述凹槽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圆柱槽,所述输冷管数量为六个,六个所述输冷管顶部与圆柱槽底部相连接;
所述支杆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杆顶部与固定板底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的形状为圆形,所述固定板的形状为方形,所述扇形限位块数量为六个,六个所述扇形限位块相互远离的一侧与圆形槽内壁固定连接,六个所述凹槽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格;
所述圆形块顶部与扇形限位块顶部处于同一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支撑块、支板和扇形块,所述底座顶部开设有凹口一,所述凹口一内壁底部开设有凹口二,所述支撑块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块分别固定连接在凹口二内壁左右两侧,两个所述支撑块相互靠近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板,两个所述支板底部与凹口二内壁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扇形块;
支板底部与凹口二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和扇形块底部与凹口二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方形块设置在凹口一内部,所述方形块外表面与凹口一内壁相互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块顶部与方形块底部相互接触,所述方形块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数量为六个;
六个所述散热口均分为两组,所述散热口形状为长方形,六个所述散热口均设置在平板正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36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