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就过高的温度监控排气系统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540972.6 | 申请日: | 2021-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45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 发明(设计)人: | M·施泰因;M·普隆卡;D·海因里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N11/00 | 分类号: | F01N11/00;F02D41/00;F02D41/14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刘安东;司昆明 |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过高 温度 监控 排气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就过高的温度监控连接到内燃机(110)的排气出口(112)上的排气系统(100)的方法,其中,针对排气系统(100)的一个或多个部件(130、140、150)分别求出当前的温度,其中,在存在涉及到一个或多个当前的温度值的释放标准时,导入和/或执行至少一个对策,所述对策根据至少一个应用标准(A1‑A4)从多个预定的对策(G0‑G13)中选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就过高的温度监控连接到内燃机的排气出口上的排气系统的方法以及用于执行该方法的一种计算单元和一种计算机程序。
背景技术
在内燃机的或针对内燃机的现代的排气系统中,可以就各个部件不超过特定的极限值来监控各个部件的温度,因此可以保护所述部件(例如涡轮增压器的涡轮机)不受热损伤。
发明内容
按照本发明,建议一种带有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的、用于监控排气系统的方法以及用于执行该方法的一种计算单元和一种计算机程序。有利的设计方案是从属权利要求以及接下来的说明书的主题。
本发明涉及到就过高的温度监控连接到内燃机的排气出口上的排气系统和特别是避免这种过高的温度。为此,针对排气系统的一个或多个部件分别求出当前的温度值。在实践中,多个部件在此是相关的。在此可以例如涉及催化器(在此也可以按照温度区分内和外)、弯管(Kruemmer)、涡轮增压器、柔性管(所谓的排气脱耦元件,典型地包括丝网)和λ传感器。
这些当前的温度值可以例如借助相应布置的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求出或测量。但使用排气系统的温度模型也是适宜的,在温度模型中映射排气系统的至少一个部件(应当求出该部件的温度值)。但所有在排气系统中存在的或者至少是形成温度所需的部件优选均映射在所述温度模型中。这种模型也可以模块化地构建,这就是说,由多个模型模块组成,因而例如在需要时可以与带有其它部件的其它排气系统相匹配。例如可以为各一个部件设置模型模块。
根据诸如马达负荷和马达转速、点火角效率和λ值之类的输入参量,必要时也还可以根据诸如车速、周围环境温度或针对延迟喷射的参数之类的另外的调整参量,由此可以确定特定的部件的当前的温度值,必要时通常也确定排气温度。当然,也可以视状况而定一起使用传感器和模型,无论是针对不同的部件还是针对同一部件,以便确定更为准确的值。
在存在至少一个涉及到所述一个或所述多个当前的温度值的释放标准时,那么就导入(例如通过触发不同于正在运行的控制器的控制器)和/或执行(例如通过正在运行的控制器本身)至少一个对策,根据至少一个应用标准从多个预定的对策中选出所述至少一个对策。
针对排气系统中的不同部件,典型地存在温度极限值,(在内燃机运行期间)不应或不能超过所述温度极限值。这些温度极限值例如由车辆制造商预定。现在可以将各个温度值与所属的温度极限值比较,特别是可以分别形成一温度差。当现在在所述部件的至少一个部件中,这个温度差低于特定的、预定的阈值时(这个阈值通常可以针对所有的部件一致地或者则单独地预定),这就是说,所述部件的温度过于强烈地接近极限值时,那么就可以导入或执行对策(目的是降低相关的部件的或通常在排气系统中的温度或者至少防止进一步的温度上升)。在这个意义上,所述的温度监控是一种释放标准(为了导入或执行对策)。这种对策也可以称为构件保护措施。
在本发明的范畴内,现在不会在存在释放标准时简单地执行固定定义的对策,而是会根据一个或必要时也根据多个应用标准选择一个或必要时也选择多个导入或执行的对策。可能的对策(从中可以选出期望的对策)可以例如存储在正在运行的控制器上。这种应用标准可以例如涉及到内燃机的当前的运行点。可以想到的是,视当前的负荷或转速而定,另一个对策更为有效。例如也可以并行地导入或执行多个对策;但也可以考虑时间上错开或分级的导入或执行。这可以例如事先被准确地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09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