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道路含砂雾封层保养修复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40285.4 | 申请日: | 202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819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周庆月;顾林林;庄辉;何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增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23/03 | 分类号: | E01C23/03;E01C19/21;B05B15/50 |
代理公司: | 南通国鑫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606 | 代理人: | 赵强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路 含砂雾封层 保养 修复 设备 | ||
1.一种道路含砂雾封层保养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该保养修复设备包括底板(1)、混料组件(2)、喷涂组件(3)、控制箱(4),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控制箱(4)、混料组件(2),底板(1)下方设置有喷涂组件(3),所述喷涂组件(3)与混料组件(2)管道连接,所述混料组件(2)对多种原料进行混合,所述喷涂组件(3)将混合后的物料涂覆在路面上,所述控制箱(4)对喷涂组件(3)的喷涂管(3-5)内的压力进行调节;
所述混料组件(2)包括动力箱(2-1)、混料箱(2-2)、传送管(2-32)、加压箱(2-27),所述混料箱(2-2)上方设置有动力箱(2-1),混料箱(2-2)的一侧设置有加压箱(2-27),所述传送管(2-32)设置在混料箱(2-2)及加压箱(2-27)的下方,所述混料箱(2-2)、加压箱(2-27)均与传送管(2-32)的内部连通,所述动力箱(2-1)控制混料箱(2-2)内部砂的出料速度,所述混料箱(2-2)对多种原料进行混合,所述传送管(2-32)对混合后的物料进行传送,所述加压箱(2-27)对传送管(2-32)内部进行加压; 所述喷涂组件(3)包括输送管(3-1)、喷涂管(3-5),所述输送管(3-1)与喷涂管(3-5)连通,所述输送管(3-1)一端贯穿底板(1)并与传送管(2-32)连通;
所述混料箱(2-2)内部从上往下设置有砂料舱(2-21)、混合舱(2-30),混料箱(2-2)内部位于砂料舱(2-21)与混合舱(2-30)之间设置有载流板(2-22),所述砂料舱(2-21)上开设有若干组下料口(2-34),砂料舱(2-21)下方位于每组下料口(2-34)的外侧均设置有套管(2-25),每组所述套管(2-25)上均设置有混料伞(2-26),套管(2-25)与砂料舱(2-21)连通,所述载流板(2-22)上位于每组套管(2-25)的外侧均开设有通槽;
所述混料箱(2-2)上安装有砂的进料管以及沥青的进料管;传输砂的所述进料管位于砂料舱(2-21)的上方,传输沥青的所述进料管位于砂料舱(2-21)的下方、载流板(2-22)的上方,所述载流板(2-22)、砂料舱(2-21)、混料箱(2-2)三者相互配合在载流板(2-22)上方、砂料舱(2-21)外侧形成储存沥青的流体舱,所述流体舱中的沥青通过通槽流出,并沿着所述套管(2-25)的外壁往下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含砂雾封层保养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箱(2-1)上对应每组套管(2-25)的位置均设置有下料轴(2-11),每个所述下料轴(2-11)上均设置有螺旋板,下料轴(2-11)的另一端位于套管(2-25)内部,动力箱(2-1)使每组下料轴(2-11)进行转动;
所述砂料舱(2-21)中部设置有中心分流块(2-23),所述中心分流块(2-23)内部设置有清料电机,中心分流块(2-23)上设置有若干组清料板(2-24),每组所述清料板(2-24)分别位于两组下料轴(2-11)之间,所述清料板(2-24)均与清料电机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道路含砂雾封层保养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砂料舱(2-21)下方的中部设置有搅拌锤(2-28),所述搅拌锤(2-28)贯穿载流板(2-22)并位于混合舱(2-30)内部,所述搅拌锤(2-28)上设置有若干组搅拌轴(2-29),搅拌锤(2-28)由两个圆台组合而成;
所述混料箱(2-2)内部位于混合舱(2-30)的外侧设置有两组混合电机(2-31),所述混合电机(2-31)与混合舱(2-30)转动连接,所述混合舱(2-30)上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贯穿混料箱(2-2)的箱体并与传送管(2-32)内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道路含砂雾封层保养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3-1)内部设置有若干组测温加热棒,若干组所述测温加热棒分为若干测温棒和若干加热棒,所述测温棒对流体的温度进行检测,所述加热棒对流体进行加热,所述测温棒和加热棒交错设置; 所述输送管(3-1)下方设置有分流舱(3-2),所述分流舱(3-2)内部设置有若干组分流板(3-21),所述分流舱(3-2)下方设置有内球舱(3-3),所述内球舱(3-3)外侧设置有外球舱(3-4),所述喷涂管(3-5)设置在外球舱(3-4)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增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增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028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