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台区的智能配电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39394.4 | 申请日: | 202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21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陈会周;仝海涛;高运动;胡益明;刘星;熊平;张丁顺;尹春;徐成斌;杜成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宏源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宿州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杨润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智能 配电 监测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配电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是应用于台区的智能配电监测系统;包括现场测控层、网络通讯层以及系统管理层;所述现场测控层包括配电监测模块以及命令执行模块,所述网络通讯层用于实现现场测控层与系统管理层的数据交换;所述系统管理层包括监控主机,所述监控主机分为数据处理器以及执行控制器;数据处理器设定趋势周期F1,并获取以当前时间为节点的前M个趋势周期内的母线排电缆温度值平均值、环境温度值平均值,计算出预警系数;数据处理器设定预警系数阈值,当计算出的预警系数存在任一大于预警系数阈值时,数据处理器发送预警信号至执行控制器,执行控制器通过网络通讯层发送配电室预警信号至命令执行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配电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是应用于台区的智能配电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配电监控系统是针对供配电系统中的变配电环节,利用现代计算机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等,采用抗干扰能力强的通讯设备及智能电力仪表,经电力监控管理软件组态,实现的系统的监控和管理。
现有的配电监测系统大多是采用单一的方式进行智能监测,没有对智能监测进行多方面考虑,从多方面判定配电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电起火或者其他形式的损失。
为此,本发明提出应用于台区的智能配电监测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应用于台区的智能配电监测系统,包括现场测控层、网络通讯层以及系统管理层;
所述现场测控层包括配电监测模块以及命令执行模块,所述配电监测模块用于采集获取电力运行参数数据以及环境参数数据,所述命令执行模块用于执行系统管理层的命令信号;电力运行参数数据以及环境参数数据包括母线排电缆电流、母线排电缆温度值、环境温度值以及烟雾气体浓度值;
所述网络通讯层用于实现现场测控层与系统管理层的数据交换;
所述系统管理层包括监控主机,所述监控主机分为用于处理电力运行参数数据以及环境参数数据的数据处理器以及用于接收数据处理器信号的执行控制器;
数据处理器设定趋势周期F1,并获取以当前时间为节点的前M个趋势周期内的母线排电缆温度值平均值、环境温度值平均值,计算出预警系数;
数据处理器设定预警系数阈值,当计算出的预警系数存在任一大于预警系数阈值时,数据处理器发送预警信号至执行控制器,执行控制器通过网络通讯层发送配电室预警信号至命令执行模块。
进一步地,配电监测模块包括安装在母线排上的电流监测装置、温度测量装置、安装在配电室内部的温度测量装置以及烟雾气体监测装置。
进一步地,电流监测装置、温度测量装置以及烟雾气体监测装置由单独的线路进行供电;且电流监测装置、温度测量装置以及烟雾气体监测装置与通信监控主机电性连接,所述通信监控主机将电流监测装置、温度测量装置以及烟雾气体监测装置的监测数据发送至网络通讯层。
进一步地,所述监控主机内部安装有多个配电监测软件,所述监控主机结合多个配电监测软件进而控制配电监测模块对电力运行参数数据以及环境参数数据进行获取。
进一步地,数据处理器对电力运行参数数据以及环境参数数据的处理过程包括:
数据处理器将母线排电缆电流标记为Iit,其中i为母线排电缆的编号,i为正整数,且i=1,2……n;t为发送数据的时间标记;
数据处理器设定监测周期F,并分别获取监测周期F内的母线排电缆电流平均值数据处理器根据不同的母线排电缆设定不同的电流阈值Ii0;
当存在任一母线排电缆电流平均值大于电流阈值Ii0时,数据处理器发送预警信号至执行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宏源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宿州供电公司,未经安徽宏源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宿州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393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