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容量电极复合层、碱金属二次电池正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39101.2 | 申请日: | 202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66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邱艳玲;李先锋;郑琼;侯鑫;江明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4/131 | 分类号: | H01M4/131;H01M4/139;H01M4/1391;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周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0 | 代理人: | 毛薇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量 电极 复合 碱金属 二次 电池 正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电极复合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复合层包括依次复合的电极层I、电极层II、电极层III;
所述电极层I由电极材料I构成,所述电极材料I包括电极活性物质I、导电剂I和粘结剂;
所述电极层II由电极材料II构成,所述电极材料II包括电极活性物质I、电极活性物质III、导电剂II和粘结剂;
所述电极层III由电极材料III构成,所述电极材料III包括电极活性物质III、导电剂III和粘结剂;
所述电极活性物质I的粒径<电极活性物质III的粒径;
所述的电极层I的厚度<电极层II的厚度<电极层III的厚度;
所述的电极层I的孔隙率<电极层II的孔隙率<电极层III的孔隙率;
所述的电极材料I中导电剂I的含量>电极材料II中导电剂II的含量>电极材料III中导电剂III的含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复合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活性物质I的粒径为3~5μm;
所述电极活性物质III的粒径为30~50μm;
优选地,所述电极材料II中,电极活性物质III与电极活性物质I的质量比为1~3:4~10;
优选地,所述的电极活性物质I、电极活性物质III选自含有锂或钠的聚阴离子型化合物、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普鲁士蓝中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复合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层I的厚度、电极层II的厚度与电极层III的厚度的比例为(1~5):(2~20):(4~80);
优选地,所述电极层I的厚度、电极层II的厚度与电极层III的厚度总和≥150μm,优选为150μm~405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复合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层I的孔隙率为10%~25%;
所述电极层II的孔隙率为20%~45%;
所述电极层III的孔隙率为30%~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复合层,其特征在于,
电极材料I中的导电剂I的质量含量为10%~30%;
电极材料II中的导电剂II的质量含量为5~20%;
电极材料III中的导电剂III的质量含量为2~10%;
优选地,所述导电剂I、导电剂II、导电剂III中含有炭黑;优选所述炭黑的粒径为30~50nm;
优选地,所述导电剂I、导电剂II、导电剂III中还含有碳纳米材料,所述碳纳米材料选自碳纳米管或碳纳米纤维;所述炭黑与碳纳米材料的质量比例为5~10:1。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极复合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1),将电极材料I与分散剂混合获得浆料I、电极材料II与分散剂混合获得浆料II、电极材料III与分散剂混合获得浆料III;
步骤(2),在基体表面依次涂覆浆料I形成电极层I、涂覆浆料II形成电极层II、涂覆浆料III形成电极层III。
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材料I、电极材料II、电极材料III中还含有无机造孔剂;所述无机造孔剂选自碳酸氢铵和/或碳酸氢钠;
优选地,所述无机造孔剂的分解温度≤120℃;
优选地,所述电极材料I中无机造孔剂的含量<电极材料II中无机造孔剂的含量<电极材料III中无机造孔剂的含量;
优选地,所述电极材料I中无机造孔剂的质量含量为0%~0.1%;电极材料II中无机造孔剂的质量含量为0.05~0.2%;电极材料III中无机造孔剂的质量含量为0.1%~0.5%。
8.碱金属二次电池正极,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正极包括依次复合的集流体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极复合层或者权利要求6或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获得的电极复合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3910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