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优质高产丹参的种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38940.2 | 申请日: | 202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11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胡容平;范中菡;李洪浩;陈庆华;陈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A01G13/00;A01G7/06;A01B7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崔自京 |
地址: | 610066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优质 高产 丹参 种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优质高产丹参的种植方法,涉及中药种植技术领域。一种优质高产丹参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整地:秋冬季,丹参采挖后,将银杏林下土壤和枯落物覆于丹参田间,深耕,镇压;(2)移栽:次年春季,将丹参苗移栽于种植垄上,浇灌含丹参内生真菌的定根水;(3)生长期管理:丹参抽薹现蕾期对丹参苗进行割顶,待新生芽再抽薹后进行二次割顶;每月在丹参根部浇灌含丹参内生真菌水一次;(4)收获。利用本发明的方法种植丹参幼苗,可以有效改善丹参重茬连作的危害,保证丹参的品质和产量,为持续供给市场道地丹参药材提供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种植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优质高产丹参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丹参,双子叶植物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以根入药,含丹参酮,为强壮性通经剂,有祛瘀、生新、活血、调经等效用。丹参虽然在中国安徽、山西、河北、四川、江苏等地均有分布,但是丹参的适应性并不强,对土壤要求比较高,且连作危害严重,表现为生理性枯苗率和死苗率增高,病虫害加重,这一趋势随连作年限增长而加重,成为制约丹参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
因此,如何解决丹参连作障碍,实现保质保量种植丹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优质高产丹参的种植方法,可有效克服丹参连作障碍,实现丹参高产连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优质高产丹参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秋冬季,丹参采挖后,将银杏林下土壤和枯落物覆于丹参田间,深耕,镇压;
(2)移栽:次年春季,将丹参苗移栽于种植垄上,浇灌含丹参内生真菌的定根水;
(3)生长期管理:丹参抽薹现蕾期对丹参苗进行割顶,待新生芽再抽薹后进行二次割顶;每月在丹参根部浇灌含丹参内生真菌水一次;
(4)收获。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1)所覆银杏土壤和枯落物厚度为2-3cm。
银杏林下土壤不同于丹参土壤,加入银杏林下土壤可以与丹参种植田土壤实现中和,缓冲连作危害;且银杏枯落物中黄酮成分含量丰富,施入丹参种植田后,可被丹参根系吸收、积累和转化,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1)深耕前还亩施生石灰20-30kg,且耕作深度为30-40cm。
重茬连作由于同种作物根系分泌物相同,会导致某些土壤微生物大量繁衍,某些土壤微生物被抑制,当致病性微生物增多时,连作危害更为严重。生石灰利用冬季土壤休眠期,有效的杀死土壤中的各种线虫、有害真菌和细菌,还原土壤活力。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2)所述定根水和步骤(3)所述含丹参内生真菌水中的丹参内生真菌的菌浓度>1*105cfu/ml,且每株丹参苗浇灌量为80-120ml。
丹参内生真菌施入土壤后,进入丹参植株体内,对丹参病虫害产生趋避作用,同时丹参内生真菌可促进丹参体内丹参酮等活性成分的积累。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2)所述丹参内生真菌为茴香裸胞壳菌TR21、球毛壳菌D68、球状茎点霉D14、草茎点霉D603、镰刀菌BDF09和白黄小翠柄菇BDF15中的两种或多种。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丹参内生真菌为两个或多个属的菌株。
不同属菌株分泌的物质成分差异加大,可更全面的刺激丹参根部的营养吸收和物质储存。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常规水肥和病虫害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389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探测片自动化测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域名解析服务器切换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