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高强度BMC材料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35470.4 | 申请日: | 202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81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孙炳文;王全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金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6 | 分类号: | C08L67/06;C08L23/06;C08L25/06;C08L31/04;C08K7/14;C08K3/22;C08K5/14;C08K5/098;C08K3/26 |
代理公司: | 珠海飞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50 | 代理人: | 刘利芬 |
地址: | 528462 广东省中山市神湾镇定溪工业***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强度 bmc 材料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高强度BMC材料及其应用,耐高温高强度BMC材料由如下组分组成:改性树脂80~100份,氧化镁10~15份,固化剂0.3~3份,脱模剂2~3份,无机填充料55~85份,玻璃纤维60~80份,引发剂3~6份、抗裂剂5~8份和紫外线吸收剂4~6份。该种耐高温高强度BMC材料及其应用,通过使用金属氢氧化物作为阻燃剂取代传统技术中添加的卤素系、有机磷系阻燃剂,可有效打破卤素系、有机磷系阻燃剂可作为不饱和聚酯树脂的阻燃剂在实际应用时,成本较高,环境安全隐患较大的局限性,制备出的BMC材料具备优异的阻燃性和耐高温性,同时又具备良好的机械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高温高强度BMC 材料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团状模塑料(BMC)是重要的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建筑、电子、电器等领域。BMC一般由不饱和聚酯树脂(UP)、填料和玻璃纤维等3部分组成,是以不饱和聚酯树脂为主要原材料经各种化学反应配合而成的一种新型、高性能模塑料。用这种材料塑封成型的空调电机、冰箱电机以及其它小型电机、电器产品具有体积小、噪音低,产品的电绝缘性能和机械性能、安全性能以及传热性能好的特点。尤其是分体式的空调电机,其噪音甚至可以降至25dB以下。大大降低了空调器对家庭环境的噪音污染。目前,塑封料是空调电机中必不可少的主要原材料之一。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制备阻燃型耐高温高强度的BMC,常在 BMC中掺杂一定量的阻燃添加剂,如卤素系阻燃剂、有机磷系阻燃剂及无机阻燃剂等,虽然卤素系、有机磷系阻燃剂可作为不饱和聚酯树脂的阻燃剂,但在实际应用时,成本较高,并且带来环境安全隐患较大,因此越来越受限制。因此必须减少目前卤素阻燃剂的使用,采用无卤阻燃的技术方案来替代,满足不饱和聚酯制品越来越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耐高温高强度BMC材料,由如下组分组成:改性树脂80~100份,氧化镁10~15份,固化剂0.3~3份,脱模剂2~3 份,无机填充料55~85份,玻璃纤维60~80份,引发剂3~6份、抗裂剂5~8份和紫外线吸收剂4~6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由如下组分组成:改性树脂 90份,氧化镁12份,固化剂1份,脱模剂2份,无机填充料60份,玻璃纤维70份,引发剂4份、抗裂剂6份和紫外线吸收剂5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改性树脂为不饱和树脂与低收缩添加剂的混合物,且所述不饱和树脂与低收缩添加剂的混合占比为(5~8)∶(2~4)。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化剂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所述脱模剂为硬脂酸锌,所述引发剂过氧化酮、过氧化酯和碳氢过氧化物中的其中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物。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无机填充料为碳酸钙,且碳酸钙的水分含量≤0.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抗裂剂为聚乙烯、聚苯乙烯和聚醋酸乙烯酯中的其中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物。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邻羟基苯甲酸苯酯或正辛氧基二苯甲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耐高温高强度BMC材料在电子电器、建筑或汽车领域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种耐高温高强度BMC材料及其应用,通过使用金属氢氧化物作为阻燃剂取代传统技术中添加的卤素系、有机磷系阻燃剂,可有效打破卤素系、有机磷系阻燃剂可作为不饱和聚酯树脂的阻燃剂在实际应用时,成本较高,环境安全隐患较大的局限性,制备出的BMC材料具备优异的阻燃性和耐高温性,同时又具备良好的机械强度,可很好的在电子电器、建筑或汽车领域中进行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金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金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354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