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流气体绝缘输电管道(GIL)用驱赶电极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34626.7 | 申请日: | 202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71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庆民;胡智莹;魏来;耿秋钰;常亚楠;薛乃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B1/02 | 分类号: | H01B1/02;H01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气体 绝缘 输电 管道 gil 驱赶 电极 | ||
本发明提出一种直流气体绝缘输电管道(GIL)用驱赶电极,该驱赶电极包括:驱赶电极本体;其中,所述驱赶电极为呈一定倾角的空心圆台结构,直流GIL内金属微粒与驱赶电极碰撞后会朝着驱赶电极斜面法向方向运动;所述驱赶电极套接在直流GIL高压电极上,布置在直流GIL内绝缘子附近,使绝缘子周围的金属微粒碰撞驱赶电极后朝着远离绝缘子方向运动。本发明提供的直流GIL用驱赶电极,能有效驱赶直流GIL中绝缘子附近可能引起闪络的微粒,装置安装简单,且安装驱赶电极后直流GIL内部场强的最大值不超过4MV/m,满足直流GIL长期运行时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流气体绝缘输电管道(GIL)用驱赶电极,属于电力系统中的高压输电线路领域。
背景技术
以SF6或SF6/N2混合气体作为绝缘气体的直流GIL因其具有输送容量大、损耗低、环境友好且维护成本低的优点,目前在高落差、征地困难、交叉跨越复杂的输电场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直流GIL生产制造环节以及设备运行等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产生一定数量的金属微粒,而金属微粒受到电场力的作用会在设备中运动或附着在电极或绝缘子表面上而导致导体、外壳间的气隙击穿或绝缘子的沿面闪络,从而降低设备的绝缘性能。所以在直流GIL设备内部需要安装一些抑制金属微粒运动的结构,驱赶电极就是其中之一。微粒驱赶电极是使微粒朝着远离绝缘子的方向运动,从而避免微粒在绝缘子附近引发沿面闪络,然而目前缺少对驱赶电极作用机制和优化设计的系统研究,本发明基于以上的背景技术,提出一种直流气体绝缘输电管道(GIL)用驱赶电极,能有效驱赶直流GIL内绝缘子附近金属微粒,进而减少微粒对设备绝缘的影响,保证设备可靠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直流GIL中的金属微粒污染物,发明一种直流气体绝缘输电管道(GIL)用驱赶电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直流气体绝缘输电管道(GIL)用驱赶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驱赶电极本体;其中,所述驱赶电极为呈一定倾角的空心圆台结构,直流GIL内金属微粒与驱赶电极碰撞后会朝着驱赶电极斜面法向方向运动;所述驱赶电极套接在直流GIL高压电极上,布置在直流GIL内绝缘子附近,使绝缘子周围的金属微粒碰撞驱赶电极后朝着远离绝缘子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上述的直流气体绝缘输电管道(GIL)用驱赶电极中,所述驱赶电极材质为铝合金。
进一步地,上述的直流气体绝缘输电管道(GIL)用驱赶电极中,所述的驱赶电极本体为空心圆台结构,其内径和直流GIL导体外径相同。
进一步地,上述的直流气体绝缘输电管道(GIL)用驱赶电极中,所述的驱赶电极凸起处长度满足:该长度与直流GIL导体外半径之和的2.1倍为直流GIL壳体内半径。
进一步地,上述的直流气体绝缘输电管道(GIL)用驱赶电极中,将所述的驱赶电极凸起处尖角进行圆角处理,以均匀加设驱赶电极后的直流GIL内场强,确保直流GIL内部场强最大值不超过4MV/m。
进一步地,上述的直流气体绝缘输电管道(GIL)用驱赶电极中,所述驱赶电极斜面应朝着远离绝缘子方向,斜面倾角优选6°~10°。
进一步地,上述的直流气体绝缘输电管道(GIL)用驱赶电极中,所述驱赶电极套接在直流GIL高压电极上,可通过点焊方式固定。
本发明中,通过在直流GIL高压导体上套接驱赶电极,能有效驱赶直流GIL中绝缘子附近可能引起闪络的微粒,装置安装简单,且安装驱赶电极后直流GIL内部场强的最大值不超过4MV/m,满足直流GIL长期运行时的要求。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为安装了本发明直流GIL用驱赶电极的管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装置驱赶电极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346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