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薄柔性保形超材料吸波器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34508.6 | 申请日: | 202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04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冀世军;罗智友;赵继;吴汉;任海林;张晨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5/00 | 分类号: | H01Q15/00;H01Q17/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杜森垚 |
地址: | 130012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薄 柔性 保形超 材料 吸波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超薄柔性保形超材料吸波器,其特征在于,由若干单元结构周期性阵列组成;所述单元结构由电磁谐振层、介电层、金属接地层组成,电磁谐振层位于介电层之上,介电层位于金属接地层之上,电磁谐振层、介电层、金属接地层的几何中心在竖直方向上重合;所述谐振器由圆环和十字结构组合而成,十字结构设置在圆环内侧,且十字结构的几何中心与圆环圆心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柔性保形超材料吸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谐振层、介电层、金属接地层之间依次使用光学透明胶粘剂热压成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柔性保形超材料吸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谐振层所用材料是金属铜,电导率为5.8×107S/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柔性保形超材料吸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谐振层的单元周期为26mm,电磁谐振层的层厚为0.018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柔性保形超材料吸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器主体为薄铜板,在薄铜板上进行镂空处理,获得镂空圆环和镂空十字结构,且镂空圆环和镂空十字结构的几何中心均与薄铜板的几何中心重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超薄柔性保形超材料吸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内径为11mm,圆环宽度为1.8mm;所述十字结构为正十字结构,其单边臂长为13mm,臂宽为2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柔性保形超材料吸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电层采用柔性材料聚酰亚胺,介电常数为3,介质的损耗角正切值为0.06;介电层的单元周期为26mm,介电层的层厚为0.4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柔性保形超材料吸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接地层所用材料是金属铜,电导率为5.8×107S/m;金属接地层的单元周期为26mm,金属接地层的层厚为0.018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柔性保形超材料吸波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配料:通过材料配比,获得聚酰亚胺板作为介电层;
S2.含浸:将制备完成的聚酰亚胺板置于真空压强0.05MPa的有机含浸液内、取出后在已经预热的红外线烘道中保持40至60分钟;
S3.开料:将聚酰亚胺板裁切成234mm×234mm的正方形板料,将铜膜裁切成234mm×234mm的正方形;
S4.热压:利用热压机将上下两层铜膜和聚酰亚胺板压合在一起,热压时间35分钟,温度维持在204℃;
S5.磨板:用细水砂纸将铜膜打磨,去除氧化,增加铜面粗糙度;
S6.贴膜:将步骤S5处理后的聚酰亚胺板贴上干膜活湿膜,获得基板;
S7.曝光:将底片与压好干膜的基板对位,底片图形为镂空圆环十字,镂空圆环的外半径为11mm,宽度为1.8mm,镂空十字的长为13mm,宽度为2mm;在曝光机上利用紫外光的照射,将底片图形转移到干膜上;
S8.显影:利用显影液的弱碱性将未经曝光的干膜或湿膜溶解冲洗掉,已曝光的镂空圆环和十字形状保留;
S9.蚀刻:未经曝光的干膜或湿膜被显影液去除后,露出圆环和十字形状的铜面结构,用酸性氯化铜将圆环和十字形状的铜面结构溶解腐蚀掉,得到所需的镂空表面结构;
S10.退膜:将已曝光的干膜或湿膜用氢氧化钠溶液剥掉,露出镂空图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3450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