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垃圾焚烧余热锅炉蒸汽参数的补燃体系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33862.7 | 申请日: | 202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4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江兴;陈阳;周崇伟;王仲君;赵银杏;李淑仙;袁朝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川锅锅炉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0 | 分类号: | F23G7/00;F23G5/44;F23G5/46;F23G5/50;F22D1/18;F22D5/34 |
代理公司: | 成都易创经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22 | 代理人: | 刘冬静 |
地址: | 6104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垃圾 焚烧 余热 锅炉 蒸汽 参数 体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垃圾焚烧余热锅炉蒸汽参数的补燃体系,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一种提高垃圾焚烧余热锅炉蒸汽参数的补燃体系,包括垃圾焚烧余热锅炉体系和污泥焚烧补燃体系,垃圾焚烧余热锅炉体系和污泥焚烧补燃体系耦合组成补燃体系,所述垃圾焚烧余热锅炉体系包括焚烧炉,焚烧炉进料端处连接有垃圾进料口,焚烧炉出烟端连接有余热锅炉辐射通道。本发明避免了垃圾焚烧余热锅炉的高温腐蚀,又可有效提高常规垃圾焚烧余热锅炉的蒸汽参数,从而提高燃烧效率并解决了餐厨垃圾直接放入焚烧炉焚烧带来的一些高温腐蚀、渗滤液处理问题,此外,本补燃体系实现餐厨垃圾的高效利用,且能够有效处理污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提高垃圾焚烧余热锅炉蒸汽参数的补燃体系。
背景技术
垃圾焚烧余热锅炉,因受到腐蚀性高温烟气高腐蚀性的限制,余热锅炉蒸汽参数目前常规普遍采用的是450℃及400℃的中温来设计;再提高蒸汽参数至485℃或更高的515℃、或540℃时,由于过热器管壁壁温的相应提高,存在着过热器管高温腐蚀无法解决的问题,即便是采用不锈钢管材或者镍基合金,也不能有效避免过热器的高温腐蚀。
而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提高,餐厨垃圾也随之增加。餐厨垃圾中可初步提炼出废弃食用油脂、更深层次的提炼出生物质柴油、并发酵出沼气。这些油和沼气的热值较高,易于燃烧,且对过热器管没有腐蚀性。此外,污泥也具有一定的热值,可以当做燃料进行焚烧。
目前如何将餐厨垃圾燃烧体系或污泥燃烧体系与常规垃圾焚烧锅炉进行耦合,去有效对垃圾焚烧余热锅炉中的蒸汽参数进行提高,从而达到提高蒸汽参数的目的,目前并没有具体的解决方案,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垃圾焚烧余热锅炉蒸汽参数的补燃体系,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垃圾焚烧余热锅炉蒸汽参数的补燃体系,包括垃圾焚烧余热锅炉体系和污泥焚烧补燃体系,垃圾焚烧余热锅炉体系和污泥焚烧补燃体系耦合组成补燃体系,所述垃圾焚烧余热锅炉体系包括焚烧炉,焚烧炉进料端处连接有垃圾进料口,焚烧炉出烟端连接有余热锅炉辐射通道,余热锅炉辐射通道一端布置有过热器,过热器的尾部布置有再热器,再热器后端布置有省煤器,省煤器尾端依次布置有反应塔和烟囱,所述污泥焚烧补燃体系包括补燃燃料器,补燃燃料器一端连接有补燃体系烟道,补燃体系烟道包括补燃体系烟道进口和补燃体系烟道出口,补燃体系烟道中依次设置有补燃体系过热器和补燃体系再热器,补燃燃料器中的高温烟气进入到补燃体系烟道中并对补燃体系过热器和补燃体系再热器加热,补燃体系再热器后布置有补燃体系省煤器,补燃体系过热器和过热器的蒸汽出口之间通过气管相连接,补燃体系再热器与再热器之间通过管道相连接,补燃体系烟道出口一端连接有补燃体系烟囱。
作为本申请中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补燃体系还包括给水泵,给水泵上连接有水路管,水路管出水端并联有两输送管,一个输送管为补燃体系省煤器进行供水,补燃体系省煤器和省煤器之间布置有汇合集箱,两输送管出水端在汇合集箱中进行汇合,汇合集箱的出水管连接在省煤器上。
作为本申请中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水路管出水端处布置有给水阀门控制系统,给水阀门控制系统用于对两输送管中的水进行分配。
作为本申请中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再热器和补燃体系再热器之间布置有再热蒸汽控制系统,省煤器与再热蒸汽控制系统之间相连接。
作为本申请中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补燃体系还包括过热蒸汽控制系统,再热器和过热蒸汽控制系统之间相连接。
作为本申请中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补燃燃料器用于对餐厨垃圾提或污泥进行焚烧。
作为本申请中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补燃体系再热器上连接有再生蒸汽出口。
作为本申请中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再热器上连接有再生蒸汽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川锅锅炉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川锅锅炉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338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