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面粉加工的防堵塞式谷物加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29629.1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26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蔡旭;丁任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泗县旭峰面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4/06 | 分类号: | B02C4/06;B02C4/08;B02C4/42;B02C4/28;B02C4/30;B02C1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阔雷 |
地址: | 234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面粉 加工 堵塞 谷物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应用于面粉加工的防堵塞式谷物加工装置,属于谷物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开设有空腔,所述壳体上方设置有与空腔相通的入料斗,所述壳体内通过分隔板分隔为粉碎仓和碾磨仓,所述粉碎仓内设置有粉碎装置,所述碾磨仓内设置有碾磨装置,所述壳体的底端一侧开设有与碾磨仓相通的出料口,所述分隔板中部开设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内设置有防堵塞装置;所述防堵塞装置包括限流辊,所述限流辊转动设置在下料口内,所述限流辊的一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分隔板内。本发明通过在下料口内设置防堵塞装置,控制谷物的流速,避免谷物堆积在碾磨装置上发生堵塞,使碾磨过程更加顺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谷物加工技术领域,涉及应用于面粉加工的防堵塞式谷物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谷物涵盖的范围较广,包括大米、小麦、小米、大豆及其它杂粮,主要是植物的种子和果实,谷物在加工成面粉时需要使用到破碎碾磨设备,目前的破碎碾磨设备如图1所示,仍存在以下待改进的地方:
1、谷物在下料过程中容易发生堆积,导致碾磨通道发生堵塞,使碾磨过程不顺畅。
2、谷物在加工时一般需要经过初步破碎和再次碾磨,谷物在进行初步破碎时,大多使用单向转动的破碎装置,导致破碎效率不高。
3、谷物在碾磨时,由于没有设置导向通道,导致部分谷物飞溅,使碾磨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应用于面粉加工的防堵塞式谷物加工装置,通过在下料口内设置防堵塞装置,控制谷物的流速,避免谷物堆积在碾磨装置上发生堵塞,使碾磨过程更加顺畅。通过将粉碎装置设置为第一粉碎辊和第二粉碎辊,并通过驱动装置带动第一粉碎辊和第二粉碎辊向相反方向转动,提高粉碎效率。通过设置环形挡板和导向板,使谷物沿着导向板滑动,最后从导向通道进入到下料通道,避免谷物从上碾辊的外侧滑出。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应用于面粉加工的防堵塞式谷物加工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开设有空腔,所述壳体上方设置有与空腔相通的入料斗,所述壳体内通过分隔板分隔为粉碎仓和碾磨仓,所述粉碎仓内设置有粉碎装置,所述碾磨仓内设置有碾磨装置,所述壳体的底端一侧开设有与碾磨仓相通的出料口,所述分隔板中部开设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内设置有防堵塞装置;
所述防堵塞装置包括限流辊,所述限流辊转动设置在下料口内,所述限流辊的一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分隔板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粉碎装置包括第一粉碎辊、第二粉碎辊以及带动第一粉碎辊和第二粉碎辊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第一粉碎辊和第二粉碎辊相匹配,所述第一粉碎辊和第二粉碎辊均转动设置在粉碎仓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粉碎仓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粉碎刀,所述粉碎刀分别与对应的第一粉碎辊和第二粉碎辊相匹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壳体上,所述第一粉碎辊的一端穿过壳体顶壁并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第一粉碎辊与第二电机相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粉碎辊穿过壳体并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碾磨装置包括上碾辊、下碾辊以及带动上碾辊转动的第三电机,所述上碾辊位于下碾辊上方且上碾辊上固定套设有转杆,所述转杆远离下碾辊的一端与第三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第三电机设置在分隔板内,所述上碾辊上开设有贯穿的下料通道,所述下碾辊固定在碾磨仓底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碾辊远离下碾辊的一端面设置有环形挡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杆与环形挡板之间设置有环状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横截面呈弧型,所述导向板上开设有导向通道且导向通道与下料通道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泗县旭峰面粉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泗县旭峰面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96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翼型结构、换热板、换热器及换热方法
- 下一篇:传送机构及自动化分装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