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仿古建筑用柱础结构及其制作安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29356.0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6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谢理想;周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园林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E04B1/26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王玉国 |
地址: | 2151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仿古 建筑 柱础 结构 及其 制作 安装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仿古建筑用柱础结构及其制作安装方法,包含钢板载座、鼓磴和覆盆,钢板载座由竖向钢板与横向钢板焊接形成,横向钢板的底面焊接有用于伸入地面的钢筋,横向钢板水平置于地面上,磉石置于横向钢板上,竖向钢板穿过磉石上的孔凸出向上,木柱的底部开有用于嵌入竖向钢板的槽,对穿螺栓穿过木柱固定于嵌入竖向钢板的翼缘,木柱的底面与磉石的上表面之间留有高度空隙,鼓磴和覆盆卡入木柱侧部,落在磉石上。增强了木柱的承重强度,既体现了传统木柱的视觉美感,也保证了在主体结构中原木柱有更强的抗剪特性,更不容易发生水平向的位移,木柱底端不与地面接触连接,且不易受潮与受虫,避免发生腐朽,极大增加木构建筑使用耐久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空气湿度、温差较大,可抗强风的仿古建筑用柱础结构及其制作安装方法,属于仿古建筑构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大型古建中,往往一幢建筑含有较多的木结构装饰构件,诸如木柱、数量较大,暴露于室外,且直接与地面接触,常年风吹日晒,常年处于潮湿的环境。从空气湿度较大、年温差较大的地理环境考虑,木结构在这种环境下的使用年限比较短,恶劣的天气更是加速木材的腐化,木柱原本的支撑作用会大打折扣,从而对安全产生极大的隐患,同时,传统古建的柱础均通过建筑木屋架自重来压住木柱与柱础相连,在部分常年经受台风侵袭的地区耐久性会大打折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仿古建筑用柱础结构及其制作安装方法,旨在解决古建中木柱底端与地面接触下易受潮导致防腐性差,易受虫蛀和易受强风环境影响而导致腐朽、位移,进而影响使用强度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仿古建筑用柱础结构,特点是:包含钢板载座、鼓磴和覆盆,钢板载座由竖向钢板与横向钢板焊接形成,横向钢板的底面焊接有用于伸入地面的钢筋,横向钢板水平置于地面上,磉石置于横向钢板上,竖向钢板穿过磉石上的孔凸出向上,木柱的底部开有用于嵌入竖向钢板的槽,对穿螺栓穿过木柱固定于嵌入竖向钢板的翼缘,木柱的底面与磉石的上表面之间留有高度空隙,鼓磴和覆盆卡入木柱侧部,落在磉石上。
进一步地,上述的仿古建筑用柱础结构,其中,所述竖向钢板呈一字形或十字形,相应地,木柱底部开有一字形槽或十字形槽。
进一步地,上述的仿古建筑用柱础结构,其中,所述鼓磴和覆盆为左右两半式结构,卡在木柱底端。
进一步地,上述的仿古建筑用柱础结构,其中,所述鼓磴为中间有孔洞的空心构造,木柱位于鼓磴的空心部位。
进一步地,上述的仿古建筑用柱础结构,其中,鼓磴和覆盆与木柱的接缝处填充石材胶。
进一步地,上述的仿古建筑用柱础结构,其中,所述高度空隙为50~80mm。
本发明仿古建筑用柱础结构的制作安装方法,步骤如下:
Ⅰ、根据现场将施工的木柱进行底部开槽,并进行定位与上端固定;
Ⅱ、将木柱底部与地面垫高,垫高位置的木柱端头进行防腐防水处理,未与地面、磉石或铺装进行接触,留出空隙;
Ⅲ、并根据所用的木柱大小并计算,选用合适尺寸的钢板焊接成钢板载座,钢板载座的横向钢板焊接钢筋;
Ⅳ、将钢板载座的竖向钢板穿过磉石,钢筋伸入地面或混凝土结构固定,竖向钢板嵌入开过槽的木柱底端,并用对穿的螺栓将木柱与钢板连接;
Ⅴ、在安装固定好钢板后,将两块左右拼接的石材鼓磴、覆盆卡在木柱的两侧,并在接缝处打胶,在鼓磴、覆盆与木柱交接部位用与木柱油漆同色的防水结构胶打胶密封,防止雨水渗入;
Ⅶ、安装完成后对木柱表面留下的螺栓孔用腻子填平,并进行油漆处理,并在木柱与接缝处打胶。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园林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园林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93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