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漆包线热解处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29253.4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20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袁浩然;顾菁;程磊磊;王亚琢;张原翔;吴玉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博新能源环保研究院(清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5/00 | 分类号: | H01B15/00;B01D53/78;B01D53/00;B01D50/60;B01D46/02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景梅 |
地址: | 511500 广东省清远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漆包线 处理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漆包线热解处理设备,包括热解箱,安装在热解箱进料口处的供料装置,供料装置可对捆扎的漆包线进行输送挤压、限定其整体的高度;热解箱的内部设有输送网带,输送网带的两带面之间设有匀风箱,匀风箱的顶面开设有多个喷气孔;热解箱的外侧设有循环供气系统,循环供气系统包括排气结构、气体净化结构、燃烧室、气泵,排气结构连通设于热解箱的顶部、并将气体抽送至气体净化结构处,净化后的气体送至燃烧室加热,气泵将热气送至匀风箱及供料装置处;途径供料装置的气体回流至燃烧室内;其可对漆包线进行有效的热解,提高热解效率及质量,也可对期间产生的烟气进行有效的净化处理、并加以循环利用,减少热量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漆包线回收处理装置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漆包线热解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对铜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而我国的原生铜资源不足,大于70%的原生铜资源依赖进口。相应地,随着产品更新换代的加快,大量含有高质量铜质的废铜线产生。因此,通过回收利用再生铜、发展铜资源循环经济对解决原生铜资源不足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回收利用废铜线的方法主要包括:机械法、焚烧法和热解法,对于不同的铜线类型选用不同的回收处理方法;其中,漆包线废铜线,主要是通过热解法进行处理,但目前的热解装置大多结构简单,仅具有简单的加热功能及尾气净化功能,热解时长不好控制,热解效果不佳,并且废气的处理过于简单,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漆包线热解处理设备,其结构新颖,可对漆包线进行有效的热解,提高热解效率及质量,并且可对期间产生的烟气进行有效的净化处理、并加以循环利用,减少热量浪费,降低成本。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漆包线热解处理设备,包括热解箱,安装在热解箱进料口处的供料装置,设于热解箱出料口处的集料箱;供料装置可对捆扎的漆包线进行输送挤压、限定其整体的高度;热解箱的内部设有输送网带,输送网带的两带面之间设有匀风箱,匀风箱的顶面开设有多个喷气孔;热解箱的外侧设有循环供气系统及用以存储惰性气体的储气罐,循环供气系统包括排气结构、气体净化结构、燃烧室、气泵,排气结构连通设于热解箱的顶部,排气结构的出气端与气体净化结构的进气端连通,气体净化结构的出气端与燃烧室连通,燃烧室的出气端与气泵的进气口连通,气泵将热气送至匀风箱及供料装置处;途径供料装置的气体回流至燃烧室内,储气罐将保护气体供入燃烧室内。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供料装置包括扁块弯折状的输送管,输送管的进料端侧壁安装有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活动贯穿输送管的侧壁、且端部固定设有推块,可用以对投放的漆包线困进行初步挤压;输送管的内部转动架设有多条第一压辊,输送管的出料端顶部安装有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活动贯穿输送管的顶壁、且端部固定设有推架,推架上转动架设有至少两条第二压辊,第二压辊与第一压辊的轴线平行,第一压辊的外壁固定设有多条凸棱,多条凸棱绕第一压辊的轴线呈圆周阵列分布,第二压辊的结构与第一压辊的结构相同;多条第一压辊由第一电机驱动,第二压辊由第二电机驱动,第二电机安装在推架上,输送管对应第二电机与第二压辊的传动连接处开设有槽孔;
输送管的内壁设有用以热气途径的夹腔。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多条第一压辊与输送管的内壁间距不同,且间距朝靠近输出端的方向依次变小。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推块远离第一液压缸的壁面底部朝远离第一液压缸的一侧倾斜凸起。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输送管的出料端的底部设有延伸板,延伸板伸入热解箱的内部、且抵持输送网带的顶面。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匀风箱呈扁平状结构、且沿输送网带的两端方向延伸,匀风箱的顶面连通设有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喷气孔;匀风箱的内部安装有多条电热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博新能源环保研究院(清远)有限公司,未经科博新能源环保研究院(清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92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