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连续化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28663.7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635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发明(设计)人: | 孙予罕;王慧;杨博豪;曾正;廉勇;刘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簇睿低碳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110/02 | 分类号: | C08F110/02;C08F2/44;C08K5/103;C08K5/1515;B01J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薄盈盈;许亦琳 |
地址: | 201616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高 分子量 聚乙烯 连续 化生 方法 | ||
1.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连续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氢气、乙烯和反应介质于微通道反应器中反应,制得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所述反应介质包括Z-N催化剂、抗静电剂和分散剂;
所述微通道反应器内设有反应通道,所述反应通道的内径为4~6mm;
所述反应温度为60~85℃;
所述反应压力为0.1~1.1 MPa;
所述微通道反应器内的气液混合物的流速为15~30 mL/min,所述气液混合物为氢气、乙烯和反应介质的混合物;
所述反应时间为300~600s;
反应后还依次包括气液分离工序和纯化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工序采用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时的压力为0.1~1.1 MPa;
和/或,所述纯化工序采用滤膜去除所述反应介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料时,所述乙烯、氢气和反应介质的流量比为(3~9):1:(15~30);和/或,所述Z-N催化剂、分散剂:抗静电剂的质量比为0.01:(2000~4000):(5~20);
和/或,所述分散剂选自正己烷、正庚烷和正丙烷中的一种;
和/或,所述抗静电剂为环氧大豆油或单硬脂酸甘油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Z-N催化剂由载体、主催化剂、助催化剂、内给电子体和外给电子体组成;所述载体选自MgCl2、MgClC3H7、MgClC4H9和MgClC5H11中的一种;所述主催化剂为TiCl3,所述助催化剂为三乙基铝,所述内给电子体为芳香族二酯化合物;所述外给电子体为二异丁基二甲氧基硅烷;所述载体、主催化剂、助催化剂、内给电子体和外给电子体的质量比为1:(2.5~4):(1~5):(1~2):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乙烯和反应介质在进入微通道反应器之前先经过预热处理,预热处理的温度为60~85℃。
6.一种由权利要求1-5任一方法制得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数均分子量为150~450万;
和/或,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堆积密度为0.30~0.38g/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簇睿低碳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簇睿低碳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866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