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纤丝线着色成型后丝线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28553.0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4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伊兰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56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林鸳 |
地址: | 314419 浙江省嘉兴市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纤 丝线 着色 成型 检测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化纤丝线着色成型后丝线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包括检测平台,所述检测平台上滑动设有用于传送丝线的传送装置,检测平台上滑动设有用于驱动传送装置做往复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检测平台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一驱动装置滑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检测平台上设有用于检测丝线耐磨性能的耐磨性检测装置。本发明检测装置通过将一端的第一收卷装置进行释放丝线,另一端的第一收卷装置进行卷收丝线,对两第一收卷装置之间的丝线进行拉紧,拉紧之后,通过夹持装置对两第一收卷装置之间的丝线进行夹持,从而既能够避免丝线磨碎过程中对收卷筒上丝线的拉扯,又能使得每次夹持时丝线的位置相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丝线检测装置,具体是一种化纤丝线着色成型后丝线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化纤丝是用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经过制备纺丝原液、纺丝和后处理等工序制得的具有纺织性能的纤维。
在化纤丝线着色成型后,需对其进行耐磨性能、褪色与否以及强度进行检测,传统的检测装置在检测时每次对化纤丝的固定位置都有改变,因此检测时可能由于固定位置不同引起检测误差,在进行耐磨性能检测时,需拍摄化纤丝摩擦后侧画面,传统的检测装置上的摄像头均是固定设置,很难对化纤丝的打磨画面进行实时拍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纤丝线着色成型后丝线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通过将一端的第一收卷装置进行释放丝线,另一端的第一收卷装置进行卷收丝线,对两第一收卷装置之间的丝线进行拉紧,拉紧之后,通过夹持装置对两第一收卷装置之间的丝线进行夹持,从而既能够避免丝线磨碎过程中对收卷筒上丝线的拉扯,又能使得每次夹持时丝线的位置相同,通过将传送装置移动至打磨辊轮的下方,通过启动第一驱动装置控制传送装置做往复运动,在传送装置掉头之前,传送装置的一端的齿条与靠近该端的第二齿轮啮合使得第二齿轮转动半圈,从而控制竖直伸缩杆转动半圈,从而一侧的竖直伸缩杆推动水平驱动杆转动半圈,使得摄像头调转方向,当传送装置掉头之后,竖直伸缩杆恢复原位,当传送装置下次掉头时,通过传送装置另一端的齿条与靠近该端的第二齿轮配合,从而保证摄像头始终位于丝线摩擦位置的后方,以便于实时拍摄摩擦的画面。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化纤丝线着色成型后丝线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平台,所述检测平台上滑动设有用于传送丝线的传送装置,检测平台上滑动设有用于驱动传送装置做往复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检测平台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一驱动装置滑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所述检测平台上依次设有用于检测丝线耐磨性能的耐磨性检测装置、用于湿润丝线的润湿装置、用于检测丝线褪色性能的褪色检测装置和用于检测丝线强度的强度检测装置。
所述传送装置包括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对称分布的收卷支架,收卷支架上设有第一收卷装置,第一收卷装置上安装有收卷筒,一侧的第一收卷装置用于释放丝线,另一侧的第一收卷装置用于卷收丝线。
所述第一收卷装置之间滑动设有对称分布的夹持装置,夹持装置的滑动方向与丝线平行,丝线从一侧的第一收卷装置释放绕过导向辊轮后,经由另一侧的第一收卷装置卷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收卷装置之间设有对称分布的导向支架,夹持装置位于导向支架之间,导向支架上转动设有导向辊轮。
所述支撑板上固定有对称分布的第三驱动装置,第三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夹持装置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平台包括支撑台,支撑板位于支撑台上滑动,支撑台的上方设有顶板,顶板与支撑台之间设有阵列分布的支撑杆。
进一步的,所述收卷支架包括固定在支撑板上的U型连接板,U型连接板的一端固定有L型连接板。
所述第一收卷装置包括固定在U型连接板一端的第一电机,U型连接板的另一端转动设有轴套,第一电机贯穿U型连接板固定有第一卡合块,轴套上滑动设有滑动轴,L型连接板上固定有第一气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伊兰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伊兰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85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