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洪水淹没信息提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28133.2 | 申请日: | 202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04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宇翔;郭世波;路聚峰;沈均平;马靓婷;邹舒畅;张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20/13 | 分类号: | G06V20/13;G06V10/75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舒淼 |
地址: | 100195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洪水 淹没 信息 提取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洪水淹没信息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获取的双极化双时相SAR影像进行处理,得到灾前SAR影像和灾后SAR影像;
通过预先训练完成的水体识别模型,分别对灾前SAR影像和灾后SAR影像进行处理,得到灾前水体识别结果和灾后水体识别结果;
将灾前水体识别结果和灾后水体识别结果作差,得到洪水淹没区域;根据洪水淹没区域的DEM数据,获取洪水淹没区域的水深结果;
对灾后水体识别结果进行处理,获取灾后水面风况结果;
将灾后水体识别结果、洪水淹没区域的水深结果和灾后水面风况结果进行综合叠加,获得洪水应急制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洪水淹没信息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获取的双极化双时相SAR影像进行处理,得到灾前SAR影像和灾后SAR影像;包括:
获取双极化的灾前SAR影像和双极化的灾后SAR影像;
对灾前SAR影像和灾后SAR影像进行配准;
结合DEM数据,分别对配准后的灾前SAR影像和灾后SAR影像进行RGB假彩色影像合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洪水淹没信息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灾前水体识别结果和灾后水体识别结果作差,得到洪水淹没区域之后还包括:采用双时相影像合成图对获取的洪水淹没区域进行目视验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洪水淹没信息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双时相影像合成图对获取的洪水淹没区域进行目视验证,包括:
将双时相影像合成图的R通道赋值为灾前SAR影像,G通道和B通道赋值为灾后SAR影像;
将双时相影像合成图中亮红色区域作为第一洪水淹没区域;
将灾前水体识别结果和灾后水体识别结果作差得到洪水淹没区域作为第二洪水淹没区域;
采用目视比对第一洪水淹没区域与第二洪水淹没区域是否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洪水淹没信息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洪水淹没区域的DEM数据,获取洪水淹没区域的水深结果;包括:
分别获取灾前水体识别结果和灾后水体识别结果的二值图以及相应区域DEM;
对灾后水体分布进行连通性及形态学分析,通过剔除孤立点干扰和连通桥梁建立连通的灾后水体;
将同区域DEM分辨率统一至灾后水体范围分辨率,将灾后各连通水体边界所在DEM的最大值作为灾后水位;
洪水淹没区域深度为:
其中,为洪水淹没区域的DEM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洪水淹没信息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灾后水体识别结果,获取灾后水面风况结果;包括:
将交叉极化水体识别结果标记为1,背景标记为0;将同极化水体识别结果标记为1,背景标记为0;
将交叉极化水体识别结果与同极化水体识别结果进行编码后做差,得到差分结果;
计算差分结果为1的各连通区域的面积;
当连通区域的面积不小于150个像素,则该连通区域为高风况水域;否则该连通区域为低风况水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洪水淹没信息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灾后水体识别结果,获取灾后水面风况结果之后还包括:
对灾后SAR影像进行彩色合成,合成方式为[σcollast,σxlast,σcollast],其中,σcollast为同极化影像,σxlast为交叉极化影像;水面呈现品红色为高风况水面,暗色调为低风况水面;
采用目视比对高风况水域和高风况水面,判断是否一致;
采用目视比对低风况水域和低风况水面,判断是否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813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