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条烟隐型喷码及识别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27355.2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48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阮春伟;张晓勇;董利;赵海洋;陈勇;范广斌;周来红;王侠轶;李自娟;肖虓;张宝文;赵斌;崇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口卷烟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19/02 | 分类号: | B65B19/02;B65B61/26;B65B5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盛铭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7 | 代理人: | 汪鹏 |
地址: | 075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条烟隐型喷码 识别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条烟隐型喷码及识别系统,其安装于烟条包装机、烟条装箱机生产线上,包括条烟打码装置、条烟扫码系统、烟箱贴码装置、烟箱扫码系统及PLC控制系统,所述条烟打码装置包括设置于烟条包装机上的支撑配件、连接配件和安装于连接配件前端的喷码头,所述条烟扫码系统设置于烟条装箱机前端,所述烟箱扫码系统安装于烟箱贴码装置之后,所述PLC控制系统与条烟扫码系统、烟箱扫码系统通信连接。本发明通过条烟与烟箱“一号工程码”关联,正向可实现某台卷包机车生产的条烟,分别装在了某件烟箱中的追踪,逆向可实现某一烟箱中的某一条烟,是由哪批次制丝经过哪几台卷包机组生产的追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草领域,具体为一种条烟隐型喷码及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一物一码身份标识技术与追溯体系建设的逐步成熟完善,先进的追溯体系以及管理控制手段也在交通、医药机械、家电等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烟草行业对烟盒、条盒外观的标准管控,使得外包装在追溯和查询方面无法做到不破坏追溯(不拆箱、拆条情况下追溯到盒)。
本公司工艺质量部在2018年实施了《质量驱动型课题》、《卷烟产品批次质量基础管控单元》、《卷烟批次产品生命线质量数据平台》,基本实现了制丝批次、卷包批次的关联,基本实现了小盒追溯制丝批次直到原料的线下功能。但缺乏“条装箱数据绑定”、“箱装托盘数据绑定”、“托盘仓库定位”的功能。缺乏相关功能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条装箱数据绑定”。即无法定位某台卷包机车生产的条烟装到具体某箱烟中,导致后续的数据绑失去意义。
“条装箱数据绑定”无法实现是因为条包输送过程中,各输送通道发送条包烟无法对应唯一的装箱机,从而导致条烟装箱后,无法分辨箱中装哪些机台的多少条烟。
本申请主要研究条烟与烟箱“一号工程码”关联的方式。为了解决该问题,本公司工艺质量部、信息中心、生产管理部、卷包车间、物流中心积极开展攻关,通过行业内外比较,准备采用隐形墨和隐形识别技术实现条烟与烟箱信息关联。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条烟隐型喷码及识别系统,本申请通过隐形识别技术,在不改动现有流水生产线条件下、不影响条包外观条件下,实现条烟到成箱数据的贯通,为后续“箱装托盘数据绑定”、“托盘仓库定位”甚至“条包到消费者数据贯通”提供了技术支持。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条烟隐型喷码及识别系统,其安装于烟条包装机、烟条装箱机生产线上,所述系统包括条烟打码装置、条烟扫码系统、烟箱贴码装置、烟箱扫码系统及PLC控制系统,所述条烟打码装置包括设置于烟条包装机上的支撑配件、连接配件和安装于连接配件前端的喷码头,所述条烟扫码系统设置于烟条装箱机前端,所述烟箱贴码装置用于烟箱一号工程码的粘贴,所述烟箱扫码系统安装于烟箱贴码装置之后,所述PLC控制系统与条烟扫码系统、烟箱扫码系统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条烟打码装置为隐形喷码装置,所述条烟扫码系统为隐形喷码读码系统。隐形喷码装置为智能隐形喷码机,其在每一条香烟上喷码,墨水采用速干隐形墨水(在紫外光下可见),喷码后3秒钟内速干,避免墨水粘到设备上污染其他条烟;隐形喷码读码系统包含紫外光源。
进一步地,所述烟箱扫码系统为一号工程码读码器。
进一步地,所述条烟扫码系统扫描并传输条烟码至PLC控制系统,所述烟箱扫码系统扫描并传输烟箱码至PLC控制系统,通过PLC控制系统使条烟码与烟箱码关联并保存。
进一步地,所述PLC控制系统连接有两个定位光电传感器,分别用于条烟、烟箱的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PLC控制系统接入所述烟条装箱机控制系统,并与其通信连接。在烟条装箱机完成50条/25条条烟装箱后,PLC控制系统获取指令并通过烟箱扫码系统扫描取得烟箱码,与对应烟箱内50条/25条烟条码关联后长期保存,便于后期查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口卷烟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张家口卷烟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73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